宫门千锁,紫禁云开。www.126shu.com
乾清宫内,大明皇帝朱由校这几天难得地丢下了手头木工活没管,躺在一张榻子上拿着一本书在看。周围十米之内,并无半个宫女太监在身边伺候。
全都远远地站着,谁也不许靠近。
大殿内安静极了,就连偶尔响起的“哗哗”书页翻动声也清晰可闻。
大明皇帝都是读书的,哪怕木匠皇帝也一样。
所谓的天启皇帝不识字,不过一些文人士绅们为了利益,所故意地抹黑之言罢了。
这样一句传言,既黑了天启皇帝他爷爷,也黑了天启,顺带着还黑了一下魏忠贤。
文盲皇帝带着文盲太监治国,却不肯重用他们这些贤人。
大明岂能不完?
如此一番传言,可谓一石三鸟。
但终究经不起推敲啊!
平常富裕人家尚且会让子弟读书,何况皇家?
就算万历再怎么混蛋,可万历皇帝难道敢拿祖宗的江山社稷开玩笑?
何况,当时头顶上还有一位太后呢!
那可是一直活到万历四十二来才走的。
这么一位强势的太后,会让自己亲孙子,亲重孙子成为文盲?
万历皇帝真不怕这位太后逼急了,然后去哭太庙么?
一本君主论并非什么大部头著作,而且翻译得极为潦草而且粗陋。
但至少大致思想及论述上没有错。
到底人家也只是传教士,并不是那些所谓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些许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
君主论通篇都是在赤裸裸讲述如何建设强大的国家,以及维护自己的统治。并且为达到此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哪怕在欧洲,也有很多卫道士对此书大家鞭鞑,何况一向以仁义为名,实则虚伪的“东方儒家”。
若是寻常文人看到了,要么弃之不顾,要么会大吼一声“大逆不道”然后一把火烧掉。
但天启皇帝却没有。
因为他看懂了,不但看懂了,还看得满头大汗。
这里面的内容,实在在有些颠覆皇帝这么多年以来的认知了。
聪明人与蠢人的区别就在这里了。
聪明人懂得现实,蠢人就只会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朱由校无疑是个聪明人,一个不聪明的人如何能当一个好木匠。
何况,如君主论这些与儒家之道背道而驰的理论也还是有不少的。
比如法家的法术势之类。
说起来,朱由校当皇帝也有好几年了,从初期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迅速被残酷现实狠狠教训,道现在也终于模模糊糊知道一点为君之道。
儒教的那一套是本就是用来忽悠别人的,无论是做官,还是做皇帝,都是万万不能信的。
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朱由校至少能看明白自己,也明白自己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
大明江山到了现在已经风雨飘摇了。
东北有女真为乱,不断地在给大明放血,西南有奢安之乱,波及数省,迁延数年,海一般银子哗啦啦地留出去,大明国库已经不堪重负了。
而且,这么多年来,天灾此起彼伏,军队一盘散沙,官场腐败横行,民间民不聊生。
一派末世之象,真当朱由校一点都不清楚吗?
或许不全知道,但至少明白了一些。
但知道又如何?
朱由校能扭转吗?
朱由校真的尝试过了。
然后,现让朱由校明白了什么叫“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而非与百姓共天下”。
再好的政策都需要人去执行,面对着满朝汹汹,朱由校无能为力。不得已之下,只能退居幕后,朱由校只能把魏忠贤推出去。
让魏忠贤去咬人,去跟“士大夫”们打擂台。
哪怕为此,要背负昏君的骂名一万年,朱由校也甘心情愿。
比起所谓的明君之名,大明江山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以前的朱由校还懵懵懂懂,隐约知道如何用太监来制衡朝堂,让大明江山不至于立刻垮掉,如何让整个局面不至于马上失控。
那么现在,这一本书简直就是让朱由校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得如拨云见日一般了,已经飞快地将他懵懵懂懂的帝王心得上升到了理论高度。
“陛下,魏公公求见!”就在朱由校还看得正入神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声通报声。
“让他先等等!”朱由校摆了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