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借(2 / 2)

北府江山 苍穹之鱼 1329 字 15小时前

人不狠坐不稳。

一回想当初找萧挺之借粮的场景,刘道规就暗恨不已。

这些人欺软怕硬,宁愿把粮食供奉给贼寇,也不愿意两倍利息借给自己。

所以对他们不用太客气,刀子伸过去他们自然会想清楚的。

“在返回广陵之前,要把所有的规矩都定下来!”刘道规幽幽道。

高珣刚走,下午曹霁就找上门来了,愿意再借五十石粮,三百缗钱,不算利息。

应该是知道刘道规正缺钱用。

刘道规笑而不语,知道他这是破财免灾,为曹家的“百战精锐”赎罪来的,这一战也让曹家见识到了北府军的战力。

不过五十石粮,三百缗钱,完全是打发乞丐……

曹霁脸皮一颤,“一百石粮,五百缗钱。”

“五百石粮,一千缗钱,明年手头宽裕了,一分不少如数归还。”

曹家财大气粗,盘踞氶城多年,手上的荫户至少六七百家,五百石粮一千缗钱绝不算多。

果然,曹霁长吁了一口气,“参军既然开口了,我曹家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

两天后,萧挺之也派人来了,这一回没有哭穷哭惨,主动献上一百五十石粮八百缗钱,说是为上一次赔罪。

其他几家豪强也非常识相,送了钱粮过来。

氶城之外,粮食一车一车的运进来,足以吃到秋收之后。

有了粮食,人心越发稳固。

二十多天,麓水陂便一片茵绿,来不及播种的土地,就种些豆菽和蔬菜。

幢民们勤劳的令人叹为观止,连一些旱地也种上了桑麻。

即便春耕完结,各幢幢主也领着青壮推着木车上尼丘山伐木,储备干柴。

女人和孩子则在田间地头采摘野菜、割青草。

春天里,到处都透着一股勃勃生机。

日子虽然过得忙碌而劳累,但她们眼中的那种绝望和麻木逐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希望。

刘道规拿自己的钱财为他们买粮食,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忙碌之中,日子也过得飞快,回广陵的时间一天一天的临近。

士卒们吵吵闹闹,都希望刘道规早日回去。

“依我看,咱们好不容易在兰陵站住脚,手上握着三四千的流民,干脆不回去算了!”刘遵每日左拥右抱,快活的不得了。

不过他孑然一身,在广陵和京口都没有什么家人,但别人不一样,有家有口,发了一笔横财后,都盼着衣锦还乡。

“此地虽好,但莫要忘了,北府才是咱们的根基。”刘道规没有冲昏头脑,手上最大底牌是四百余北府军,没了他们,便是没了刀。

之所以能在兰陵打开局面,一是靠着北府军,二是靠着彭城刘氏的虎皮。

没有这两样东西在,本地的这些豪强、流民帅,根本不会听从号令。

高珣道:“离了北府咱们什么都没有,有朝一日兰陵富足起来,上面一道文牒下来,到手的东西还是要成了别人的。”

荒田无可耕,一耕有人争。

兰陵废弃这么多年无人问津,而一旦富足起来,肯定会引起豺狼虎豹的注意,到时候没有北府军撑着,迟早被别人夺了去……

这种事情,刘道规在京口见过太多次了。

刘遵连连摇头,“那还是回广陵吧。”

刘道规安慰起众人,“放心,咱们这次回去又不是不回来了。”

桓承之都死了一个多月了,一直都没有人追究,风头已经过去了。

袁鹤掌握了前部,刘道规回去说不定还能与他联手,一同架空桓弘。

兰陵这边是钱袋子,而广陵那边则是前程,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按皇帝和司马道子这么闹腾下去,江左迟早会大乱,刘道规的志向,绝不是区区一座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