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起意(1 / 2)

北府江山 苍穹之鱼 1367 字 13小时前

第75章 起意

荆州江陵,南郡公府。

“司马道子不给咱们活路,王恭亦咄咄逼人,真当我桓家是任人拿捏的吗”从建康一路游山玩水返回江陵的桓玄,刚刚收到了来自广陵的坏消息。

桓承之莫名其妙的横死街头,征虏将军府的兵权也被人夺去了。

桓弘成了一具空架子。

当然,失去了对广陵的控制,不会动摇桓家在长江中上游的根基。

但这明显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预兆,司马道子和王公斗法,短期内两人谁也奈何不了谁,夹在中间的桓氏就非常危险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还是两具刀俎,都想吞掉桓家壮大自己的实力。

正是意识到这种危险,桓玄才不顾颜面一再投拜司马道子和王恭,希望他们能手下留情,却全都被拒之门外。

而征虏将军府只是一个开始,下一个便是武昌,或者江陵。

这两地是桓家的核心所在。

上了棋盘,软弱退缩不会换来对方的同情,而是变本加厉。

王恭的意思非常明显,是要桓家交出所有兵权。

“广陵那边说是个意外,桓承之好色,五石散服用过量,暴毙而亡。”桓伟解释道。

“意外天底下哪有这么多的意外偏偏在这个时候意外,你不觉得奇怪吗”

在建康拜谒司马道子时,司马道子当着一众权贵的面,当面讥笑桓温为贼,是可忍熟不可忍。

如今桓承之的死更是刺激到了桓玄。

小人物刘道规的一次临时起意,不知不觉间推动了形势的发展,以及历史的进程。

“还有那个袁鹤,算什么东西,竟然倒戈王恭!”桓玄越说越愤怒。

桓家式微,连狗都不听话了。

“袁鹤乃袁悦之从侄。”桓伟都不敢正眼看桓玄。

桓玄自幼好斗,被桓温宠爱,桓冲逝世前,手抚桓玄头顶,指着州府文武言:此汝家之故吏也。

故而桓玄在桓家有着无尚权威。

“是去年顶撞皇帝被杀的袁悦之”

“正是此人!”

“那就难怪了,倒是我们走了眼,不过如此一来,征虏将军府一根骨头,二狗争食,对我们也算是一件好事!”

桓玄并不在意桓承之一个旁系子弟的死,在意的是能换回多少利益。

堂兄桓石生道:“前几日王忱下令核实各县户口丁壮,分明是冲我桓家来的!”

要对付士族高门,最好的办法便是查他有无荫庇人口侵占土地。

十几年前桓温正是用这个借口,罢免司马家的两个郡王,扳倒了庾氏和殷氏,让这两家至今都还没爬起来,门第也滑落成了三品。

王忱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桓氏子侄众多,多有不法之事,真查起来,到处都漏风。

而一旦没有了土地和荫户,桓家就真的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哼,先是广陵,接着便是江陵,看来他们不把我桓家赶尽杀绝,绝不罢休,既然不给我活路了,我也不用给他们活路,王忱死期到了!”

桓玄满脸戾气。

桓石生沉吟片刻后道:“然则,王忱死后,何人接任荆州刺史才是大事,若再来一个王绪或者王恭,我家永无宁日。”

杀王忱容易,但以现在朝廷对桓氏的态度,肯定不会让桓家人坐上荆州刺史之位。

到时候再来一个更厉害的人物,桓家的下场说不定更惨。

以桓家现在的实力和声望想要起兵造反,无异于以卵击石。

一个北府军便是他们绕不过的槛。

谢玄虽然去了,但北府诸将仍在,北府军的威名还在,桓玄也不敢正面与之为敌。

“无妨无妨,我此番入京,对京中形势了如指掌,如今皇帝有意打压司马道子的势力,王忱死了,皇帝必定派心腹之人过来,咱们稍做些手脚,让殷仲堪出任荆州刺史,荆州便可落入我等掌握之中!”

桓玄眯着眼,越发显得圆润,模样有些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