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台已经同意归附明朝,一切便都有了好转的希望。
阿卜只俺想起了从汉族商人那里买来的书籍。
并不是为人熟知的四书五经。
而是那些描绘汉地风景人情的作品。
一页页纸张上的描绘,使得他对汉地充满了无限遐想。
如果这次真的能够劝服父亲带族人们投奔明朝。
哪怕不当王侯贵胄,也能到江南一游,体验那份温婉宁静的生活,远离战火。
阿卜只俺转向阿鲁台,“父亲,仅凭臣服这一点,可能并不足以引起朝廷关注。”
向明朝妥协一事,已令阿鲁台感到无比挫败。
阿鲁台眉头紧锁询问:“眼下当怎样做?”
“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能够说服明廷接受我们的理由。”
阿卜只俺眼中闪着光芒:“近几年,明朝东征西讨取得了不少战绩,但他们最在乎的是关外局势。若能在这方面给对方提供帮助,我们便有机会得到重视跟提拔。”
阿鲁台静静地望着他,等着他的继续阐述。
为了将来能够在江南安享生活,阿卜只俺毫无保留地说出了构想。
“北伐。鉴于目前明军的强大,以及之前与瓦剌马哈木就通商问题的谈判情况看,必然是意图拉拢大明联合对抗东北方力量。”
“但根据明朝一直以来策略,他们真正目的可能是让各草原部落间维持制衡状态。如果我们协助他们打击瓦剌跟鞑靼两大力量,估计这才是他们所期待的合作方式。”
阿鲁台显得非常吃惊,重新打量起眼前的阿卜只俺。
随后他说:“你接着讲。”
阿卜只俺脸上绽放笑容,“父亲统领之下的兵力约占鞑靼军队三分之一,如果我们明确告诉大明,将全力支持他们的北伐,共同进攻瓦剌跟鞑靼,我想朝廷会乐于接纳这份诚意的。”
阿卜只俺满心期待着即将开启的美好旅程。
阿鲁台知道,阿卜只俺实际上是打算利用部落勇士的生命,换取自家的地位。
阿卜只俺望着再一次沉默的父亲,低声劝慰道。
“父亲,大草原上牲畜无数,失去一批还有新的会成长起来。现在最要紧的是,我们要保全自己。”
活下去。
这个词,似乎是阿鲁台说服自己的理由。
他慢慢站起身,凝视着面前的阿卜只俺。
“既然你想得这么透,便依你所言吧。”
阿卜只俺脸上露出了喜色:“父亲,我们现在就去找大明太孙吧。”
……
“罪臣拜见太孙殿下。”
“祝愿太孙殿下福泽长久。”
塔靖门后的街道上,阿卜只俺抬头看着城楼上现出的年轻人,似乎受到了某种触动,立刻俯身跪地,向城楼上高声喊叫。
阿鲁台低头看了看身旁的儿子,心里虽有不甘,但也只得跟随儿子一同下跪。
四周的巡营士兵们,则用带着些许好奇的眼光,注视着准备投诚大明的一行人。
朱允熥的身影从城墙上退下,离开了他们的视野。
阿鲁台与阿卜只俺两人,没有胆量擅自站起来,仍旧保持匍匐的姿态,在那里耐心等候。
没多久。
冯海手扶绣春刀,携同两位锦衣卫成员从城楼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