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招募不到高素质人员,又无法自行培养人才,情报机构的业务能力必然会大幅度降低。
CIA的问题其实就出在这里。
在持续了二十年的反恐战争期间,CIA的人员平均薪水不但没有上涨,在算上通货膨胀之后还萎缩了不少,情报队伍的规模也一直在缩小,尤其是在一线活动的情报人员,几乎缩减了一半。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反恐战争结束之后,CIA的业务能力,准确说是在人员素质上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此后几次针对主要对手的颠覆活动,全部遭受了惨败,而根源就是人员素质太差。举个简单的例子,执行颠覆任务的情报人员不会说当地的方言,在拟定计划的时候也没有想到。结果是,在行动开始之后,临时招募的“外地人”一张嘴就暴露了身份。几次秘密颠覆活动搞下来,不但没有取得任何的成效,还花掉了几十亿经费,大部分都被策反对象撸了羊毛。这样的低级错误,在过去根本不会出现,毕竟这都是常识,有能力的情报人员在策划阶段就会想到各种问题,而且会提前做好准备,绝对不会事到临头再来抱佛脚。
归根结底,就是人不行。
降薪,招募不到优秀的人才,而人员队伍规模缩小,就无法自行造血,两者叠加的结果就是没有优秀
情报人员可用。CIA还能够维持,其实是在吃老本,或者说美国财大气粗,哪怕倒下了,也不会立即完蛋。
显然,要想提高情报机构的业务能力,裁员与减薪肯定不行,得从结构改革上着手。
简单的说,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
过去,也就是美苏冷战时期,不管是国防预算,还是专门提供给情报机构的秘密预算都有足够的保证,基本上不存在预算不够的问题,自然可以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能力。
在后冷战时期,预算受到严格的控制,这种粗放式发展肯定行不通了。
首先要提高的,其实就是人员的利用效率,或者说裁减掉那些次要岗位的人员,从而省下一大笔人员开支。
显然,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屋管理员。
不止是在CIA,而是在几乎所有情报机构当中,安全屋管理员的专业性都最差,或者说这份工作本身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和平时期,情报机构对安全屋管理员不会有太高的要求,通常找当地的侨民或者留学生。按正常情况,在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之后就能上岗。可以说,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能胜任这份工作,而且往往很多年都只负责进行日常维护。
关键就是,安全屋管理员做的工作本身并不具备不可取代性。
更换过期食品,给电池充电,以及为家用电器通电,在很多国家,这些都是家庭主妇的日常工作。
就算有一些是技术工作,比如说收发电报,并且为电报解密,也能够通过培训掌握。
正是如此,在反恐战争结束之后,以CIA为代表的欧美情报机构开始机制改革,还都拿安全屋管理员开刀。
只是,在此之前十多年,军情局就着手对情报网络进行调整,其中就包括完善敌后安全保障机制。
没错,就是对安全屋的运作方式进行改革。
必须承认,在成立之初,军情局在很多方面向欧美,以及苏联的情报机构学习。只是在操作过程当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组织架构与操作流程等细节上的具体事务做了必要调整,最终形成一套独特的,而且行之有效的架构系统。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军情局的管理系统比CIA这些欧美情报机构先进,或者说更有效率,但是发展数十年,军情局依然要面对组织架构臃肿的问题。
在安全屋建设方面,这个问题非常的突出。
过去的几十年,军情局的情报网络主要建立在华人华侨这个社会群体之上,高度依赖遍布世界各地的侨民。虽然说在爱国情怀加持下,这套体系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军情局建立全球情报网络提供了巨大帮助,但是存在的弊端,尤其是那些被侨民认同的,却为时代所抛起的旧习俗,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说,深为侨民认同的帮派文化,对情报工作就有巨大
危害。在军情局历史上,几次影响深远的叛变事件都跟帮派文化有关。
军情局推行机制改革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跟这些“传统文化”决裂,强化一线情报人员的思想意识。
显然,最为有效的办法,其实就是减少非专业人员与当地侨民的往来。
这里的“非专业工作人员”主要就是安全屋管理员。
毕竟,在过去,军情局也是安排新手,甚至是招募留学生看管安全屋。虽然在进行了必要培训之后才上岗,但是跟情报人员相比,依然算是门外汉。也就是对情报工作的残酷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门外汉”很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思想也不够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关键还有,通过传统的方式,根本没办法消除这个隐患,毕竟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别说“门外汉”,哪怕受过严格训练的情报人员都可能在诱惑面前动摇,甚至是投靠敌国。
正是如此,在美苏冷战时期,军情局就在热点地区建设了一批无人值守安全屋,只不过以现在的标准,最多算得上是临时落脚点。这些所谓的“安全屋”通常都是租赁房,由临时安排的情报人员从当地居民,或者是租赁机构把房屋租下来,并且一次付半年,甚至一年的租金,再采购与放置一些必要的物资。在租约到期之后,这些房屋都会被业主,或者是租赁公司收回。即便发现了异常,比如说存放了超出日常需要的食物,各种伪造的证件,以及在很多国家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械等武器,最多也就是报警,而警方只能查到情报人员使用的假身份。真要说的话,除了需要定时安排情报人员去热点地区租赁房屋,并且花费时间与金钱采购必要物资之外,这种临时设置的安全屋在各方面都比较理想,完全能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任务需求。
可问题是,在情报人员需要安全屋的时候,肯定遇到了特殊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情报人员不会启用安全屋。
如果针对特殊情况,那么在二十世纪,无人值守的安全屋肯定不合格,毕竟很多问题都需要人去解决。比如说,很多行动人员根本就不清楚当地的情况,如果一切按计划行动,问题还不大,而在超出了计划之后,肯定需要精通当地情况的情报人员充当向导,帮助行动人员应付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为执行秘密任务的行动人员提供所在地区的资讯,一直都是安全屋管理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很明显,无人值守安全屋在当时没这个“功能”,行动人员在遇到麻烦之后,只能靠自己。也正是如此,军情局并没有推广无人值守安全屋,而且对部署范围做了严格限制。简单说,也只用在非热点地区,而在当时的热点地区,尤其是没有华人社区的地方都是以普通的安全屋为主。只不过,进入新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