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第一百二十三章关于渤海隧道项目的部分数据资料,早在前几天就发给与会的众人。www.126shu.com所以,在场的一百多位来自各领域的专家早就做好了功课,对于该工程项目有了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当然,肯定也存在许多困惑和不解之处。这些,就需要在这次研讨会上进行解决了。而顾律这边,在电脑上打开一个用作笔记的文档,目光在会堂中缓缓的扫过。与会的一百多位专家,由于顾律研读的并非是海洋和工程建筑领域,所以除了最前排坐着的那十四位院士,他能认出的人并不多。但有几位在国际上或者是国内鼎鼎有名的存在,顾律还是认得的。就比如说,如今会堂正中央主席台上的那位中年男人,顾律可是久闻其名。郑淳,高级工程师,曾担任胶州湾海底隧道项目的副总工程师,带领团队克服了在海底隧道施工建设中的难题,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四十多项,取得了诸多领先于世界水平的成果。今年年仅四十五岁的郑淳,已经是中铁隧道集团的总工程师,而且听说,关于将郑淳列入华国工程院院士名单的批复已经下来,估计在年底,郑淳便会正式晋升为院士。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几位,在五十岁之前获得工程院院士殊荣的工程师。如今,郑淳坐在会堂正中心主席台的位置上,其实意思已经不言而喻。渤海隧道项目的总工程师,件,轻咳一声,他缓缓开口,“我的观点,是采用沉埋法修建渤海隧道!”“这是我目前构想的施工流程,各位请看这几张图。”“沉埋法技术修建隧道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基槽开挖、基础施工、管段制作、接头的设计和处理。”“首先,在基槽开挖阶段,我们使用戽斗式挖泥机将要浚挖的泥土进行混搅成浆后吸走,挖泥机的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都是封闭的,可以尽可能保护环境。”“基础施工,我们可以效仿胶州湾隧道工程,使用样板刮平的砾石基础。在地槽挖好后……”“至于管段的制作……”</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