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启程去县城(1 / 2)

大宋超级学霸 高月 3667 字 2018-08-21

<content>

二月初一,木堵镇码头上敲锣打鼓,热闹喧天,一群年轻后生舞动狮子,惹得一群群孩子跟着奔跑,热闹得就像过年一样。www.126shu.com

虽然第二天就是春社,但今天码头上的热闹却不是因为社日到来。

码头横杆上挂了一条长长红色条幅,上写一行大字:‘预祝木堵镇神童马到成功,为镇争光!’

吴县三年一度的县士选拔大赛拉开了帷幕,这对每一个乡镇都是大事,他们会举行各种仪式,鼓励自己的子弟能出人头地,为镇争光。

神童在大宋百姓心中地位尤其崇高,因为家家户户都有孩子,父母们做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神童。

所以三年一度的县士选拔大赛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倍受吴县百姓瞩目。

木堵镇共有七个学堂,但有资格参加县士选拔赛的就只有两个学堂,这和学堂的办学质量以及学生考上县学的人数有关。

一个是镇官办学堂,还有一个就是延英学堂。

延英学堂虽然是四大学堂之一,不过它的学生来自平江府各地,木堵镇的学生不多,倒是镇官办学堂才是纯粹的子弟学堂。

本届延英学堂参赛的五名学生中,有两个是木堵镇子弟,加上官办学堂的三名学生,一共五名学生代表木堵镇参赛。

今天就是为他们五人送行,几乎全镇稍有名望的乡绅都赶到了码头。

码头上停着两艘扎满了大红绢花的船只,上竖一面大旗,‘木堵镇神童’。

范宁今天穿一件簇新的蓝缎士子服,头戴纱帽,腰束革带,显得格外的精神抖擞,器宇不凡。

在他身后跟着穿着同样服饰的朱佩,延英学堂作为县试选拔赛的四大种子队,他们抽到蓝色,所有参赛学生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士子服出征。

而旁边站着三名镇官办学堂的参赛学生,他们就没有统一的服装,各自穿着同样簇新的长袍,只是颜色和款式不一,略显得有点杂乱。

朱元甫作为乡绅代表,高声朗读着一篇热情洋溢的出征檄文。

“庆元。

一名乡老大喊:“吉时到,准备出发!”

朱元甫走上前,两名乡绅将鸡血酒递给他,他把第一盏酒递给范宁,

“范少郎,你是我们镇最大的希望,希望你能成为我们木堵镇的第三个县士。”

“学生一定尽最大努力争取!”

“来!喝下这盏酒上船吧!”

范宁接过酒盏,便一股强烈的腥骚之气扑面而来,熏得他差点扔掉酒盏。

他只得捏住鼻子,屏住呼吸,强行将这盏鸡血酒一饮而尽,一股赛较量,关系到各学堂的排名。

范宁坐船一般坐在船头,他喜欢那种和风拂面的感觉,但今天,河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他却不得不坐在船头。

那个大宝剑女侠的占地面积实在太宽,加上朱佩带着大包小包数十个行李,还有一名贴身丫鬟,小小的船篷里哪里还有他的位子。

和他们同去县城的,还有一名年轻跑腿的助教,范宁第一天来学堂报道,遇到的就是这个助教。

他名叫裴光,长洲县人,家境中等,三年前他考过解试,却在京城省试落榜,他便应聘延英学堂当助教,一边挣钱养家,一边复习。

裴光去年秋天准备第二次参加科举,不料父亲去世,他只得放弃考试,在家给父亲守孝,准备三年后再考。

裴光这个名字有点别扭,但受之父母,他也不能再改,所以他一般让他称呼他的表字,‘乾火’。

这是他出生时父亲给他算了的一卦,乾火坤水,乾卦,天行健,火也。

意思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不过听起来还是有点别扭。

裴光坐在船头给范宁讲解这才选拔赛的一些规则。

“选拔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团体赛,另一部分是个人赛,一共比七天,比赛地点就在县学,由李县令主考。”

范宁想了想问道:“刚才裴兄提到了四大学堂,能不能再详细给我说一说?”

裴光微微一笑,“吴县四大学堂,县学附属学堂、苏台镇的余庆学堂,木堵镇的延英学堂,还有就是长桥镇的长青学堂,我们排名第三。

县士选拔赛一共进行了五届,第一次是我们延英学堂夺第一,第二和第三届都是县学附属学堂夺魁,第四届是长青学堂夺走第一,第五届也就是三年前,由余庆学堂夺魁。”

裴光叹了口气,“已经十五年了,我们延英学堂再没有夺过第一,昨天院主特地去拜祭老院主,这次选拔赛,他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