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敢笑儒生不丈夫(1 / 2)

<content>

萧敬能说什么。

想说的,他不敢说。

所以,他只是保持微笑。

弘治皇帝忍不住道:“太子……现今在何处,近日,都不曾见他了。”

“陛下。”萧敬道:“殿下在铺铁轨呢。”

还在铺。

那是银子啊……

弘治皇帝的心在淌血。

他甩甩脑袋,决心清空自己的思想,不去多想这些事。

…………

方继藩大肆的开始购买物资。

各种的药品,管他治疗什么的,都给我来几千斤,还有武器,大明的制式武器,方继藩实是觉得有些不靠谱,做工太低劣了,于是乎,只好自己来了。

至于天子怪罪,怪他呢,自己的爹要紧。

于是乎,一个叫西山菜刀作坊的兵器坊便是落成了。

火器肯定要带,不过十之,该润色一下。”

方继藩觉得自己受到了深深的羞辱……

可他毕竟是个心胸开阔的人,微微一笑:“为师就欣赏你这一份耿直,你去润色吧,明日就放出去,读书人,要有读书人的样子,送他们去黄金洲,送他们去昆仑洲,送他们去西洋,送他们去天下每一处海岛,将来,甚至要送他们去佛朗机,送他们上天!他们久居中国,是该出去既见见世面,又传播圣学了。”

方继藩说的吐沫横飞。

一说到中国,方继藩便觉得格外的亲切。

中国之名,古已有之,早在先秦之时,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或指京师,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又被称之为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而后,在《史记·东越列传》中,又有:“东瓯请举国徙中国”。又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