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走到下一个中继站,我们就能取得水源补给,如此一下,就能很轻易地走出沙漠了!”沙头领用“画饼充饥”的办法激励大家道。
“头领,看你这话说的,好像是咱们不愿意跟你走似的,关键是没水呀。走得到吗?”一个平素就没什么恒心的楞头青说道。
他话音刚落,河里活那不满的目光就已经转移到了他身上。平素里,他跟沙头领走得最近,对于这位有些丰富的沙漠旅行经验的队长兼向导,他一直是当偶像和未来的目标来看待的。
此刻,虽然大家都同样受困于缺水的困境,但如果要他像其他人一样胁迫沙头领,甚至以此来获得水源分配的优先权,他却做不到。
然而,人心自有其质,危机产生的时候,注定只有一部分人能够生存。除了有绝对稳妥的护身符的人,其他人又凭什么区分个“优先”“延后”呢?由此,便会产生出对他人的“猜疑”。
而这“猜疑”或者叫“不信任”,是一种恐怖的传染病。当它在团体中散播开来,那么永远也别想大家会同心同德,共同奋斗了。
而首领,最关键的一个工作便是消除这种互不信任的状态,要么通过自己的能力使人人信服;要么呢,至少创造出一种平等交流、开诚布公的氛围,以便成员们能敞开了谈,当面锣对面鼓地把权利和义务划分清楚。其中,前一种领导固然可贵,以一己之力挑起重担固然可敬,却是后一种风格的领导更有效率,更有智慧,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力,省力的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而且,后一种氛围可持续性还更强。
“胜昔小兄弟,这样,你估计看看还有多少水源可供利用。由我们大家商量着分配。总之,我绝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兄弟不管!”沙头领坚定的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
此言一出,就等于是以沙头领自己的信誉给大家的生命安全做了一个兜底。这个“兜底”十分重要,它就犹如货币之于商业的价值,充当了一个信用的背书,使得信任感得以在团队中流通。
就好比是那交了定金后又没入住的旅客,房东拿定金还了肉档,肉档拿定金还了屠夫,屠夫拿定金还了农民,农民拿定金还了旅社房东。虽然旅客最终又从房东处要回了定金,但小镇上所有人的债权和债务连同大家那不安、愤怒、猜疑的情绪一起被这流动的货币消弭干净了。
而这,同样也是领导的信用兜底的所能起到的作用。
良好的交流氛围一旦形成,协商共赢的姿态很自然就摆开了,而这一切,自然都被胜昔看在眼里——看来,只要有老沙在,整个队伍还是一个团结一致的整体,如此一来,便跟他们继续开展合作吧!胜昔在心底下定了决心。
“我的魔法效果越来越弱,恐怕只能支撑三分之一的人以最低饮水量走到中继站了。”胜昔诚恳地坦白。
此言一出,大伙儿立刻炸开了锅。
“什么,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活着走到中继站吗?”楞头青说:“要么咱们杀骆驼取血吧。”他提议道。
“不行,骆驼是大伙儿走出沙漠的依靠所在,你见过大海航行有烧船舱取暖的吗?”河里活立即反对道。
“我觉得可以分两队,一队人优先赶往中继站求救,还有一部分人固守待援,怎么样?”一个驼队老队员说道。
“嗯,办法倒是不错,可谁走谁留啊?”又一名老队员说道。
……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的档口,胜昔注意到:沙头领一言不发的站在人群的后,嘴角带着满意的笑容。
“沙头领,你就不担心大伙儿争论不休吗?”胜昔走近问道。
“不会,你看,大家不是已经把解决方案拿出来了吗?一部分人先走去取水,另一部分人留守待援。”沙头领平静的说。
“可谁先走,谁留下呀?留下的明显更吃亏呀。”胜昔说出了大家争论的焦点。
“没关系的,我留下,你带人先走。”沙头领说道。
这话令胜昔十分吃惊,再看向他老练的双眼,胜昔明白了,原来一切他都早有安排了!
……
“哦吼!”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烈日炎炎之下,黄色沙漠的海洋里一条黄色沙龙在极速前进,刚才的“哦吼”声就是黄沙龙中传来的。
“哎呀,胜昔,你慢点,我都快扯不住你的衣服了……”一个声音从沙龙的尾部传来说。
“太爽了,真想不到啊,你们家沙头领果然有两把刷子,这么好用的机械怎么不早拿出来呀。”黄龙的头部传来胜昔的声音。
“你没听他说吗?开动这玩意的鲸脑油可是很贵的,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用它啊……啊喂……好腾(念teng四声)呐,慢一点嘞……我都快要吐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