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平时,人们的注意力都会放在这玉料的质感上。
但在此时此刻,在陆子安的刻刀落于玉料表面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于刀尖,恍惚竟忘了身在何处。
如果你有幸见过这样的刀法,如果你能够亲眼看到这般精美而细致的创作。
你不会注意到刻刀有多么锋利,也会将这玉料的价值不菲抛在脑后就像此时直播间里直逼三十万的观众,心神完全被执刀的手所吸引。
被那双手挥下的那一刀刀,刻下的一条条线。
整整十三根玉柱,彼此间隙都非常一致。
没有人发出感叹,弹幕也完全消失了。
三十万人,都在怔怔地看着陆子安的创作。
而陆子安却早已忘却了周身的一切,仿佛有一种流波缓缓包裹了他,工作台上的玉球,纷纷反射着柔和而美丽的光芒。
他微微抿着唇,目光专注,昆吾刀切玉如泥,他甚至不需要费神去思考打磨,全副身心都投入在了创作之中。
无数画面在脑海中掠过,有轻声长吟自远空而来:“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那种声音,是人与神祈祷的韵律,撩拨心弦,让人感觉浑身炽热的同时,忍不住带着浑身澎湃的热血,五体投地,眼含热泪头抵大地:“尧……”
【我感觉很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啊,这是我家乡那边的啊!陶寺古观象台?哇,好还原啊,不过感觉陆大师这个更精细!】
是的,此时陆子安制作的,正是观象台的模型。
《尚书·尧典w记载,在举行禅让典礼时,尧帝要把天文观测仪器亲自授给舜帝,有什么作品,能比能够清晰地表现十二个节气的观象台更有说服力?
只是,在制作的时候,陆子安的制作手法又让许多人感到奇怪。
因为他多制作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意义的零件,看上去,有些像画蛇添足。
很多人也有去过陶寺古观象台,虽然站在那巨大的观象台上目睹日出的时候,也颇为动容,但……也仅此而已。
有人已经迅速找出了陶寺古观象台的实景图,开始拿着和陆子安正在制作的幻觉了吧?
但是,陆子安给他们的惊喜,显然远远不止这一点点。
所有人瞪大眼睛,看着他慢慢将四周的玉柱立起来,然后慢慢反过来,扣在了整座星象台上。
这还是玉料吗?这确定不是橡皮泥?
当陆子安把整件作品立起来的时候,人们已经没脾气了。
不过这半成品侧立着,正面正好对着摄像头,人们也就能够看得更加清晰。
他们这才发现,那些玉柱,原来不是随便排列的,当陆子安这样反扣之后,所有玉柱竟然都暗呈榫卯的形态,彼此相依相嵌,无比紧密。
正在所有人看得起劲的时候,陆子安又把它倒扣着放桌上了。
眼看着非常平整的玉料表面,当陆子安在左侧抵住后,竟然缓缓从右侧抽出了一块方正的玉料。
上小下大,形似覆斗。
更奇怪的是,陆子安轻轻摩挲着它的表面,略一沉吟,挥刀落下!
雕琢出两个对称的出入口,再雕出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而下。
陆子安将玉顶各边都雕刻出明显的收缩,并雕出矮墙,这便是俗称的女儿墙。
【我看出来了……登封观星台?】
【死而无憾,我无比庆幸,今晚留了下来。】
此时守在直播间里的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幸好,他们说服了陆子安!
如此这般奇妙的景象,他们只能在日后的成品里安静揣测,简直是对这般精绝工艺的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