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天狗食日!(感谢抚琴戏凤的万赏!)(1 / 2)

<content>

人们仰望天空,看到一个个发光体,那便是“星”。众星并不是孤立的,人们发挥着想象,把它们组织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于是就有了“象”。《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天空的变化,原本就出于星象。

当人类仰望星空、观测星象、思索其周期性变化时,会发现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会发现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如果是在北半球,还会发现头顶上的北极星永远地闪烁着,而其它星辰则作着周天性的运动;如果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观察者,将会发现日月的运行与季节有着某种联系,而季节又与农业收成关联着,遥远的天象与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生产并非漠不相关。

然而,同样是观察星空,不同的人却看到不同的世界,得到不同的经验。有一部分人力求观测的精确,并加以数学的解释,于是形成了天。另一部分人则发挥想象的作用,并加以文字的说明,于是形成了星空神话,而这些神话往往演变为传奇、故事和民间习俗。

在中国古代,星象学就是天,这是是一门古老的神奇学问!

星象学在中国已有至少几千年的历史,其实真实的历史可能更为遥远。从本质上来看,它和“太极”,“河图”,“洛书”,“周易”,“现象,可是在古代人眼里,就一点也不寻常了,很多时候,日食往往意味着大凶之兆,预示着国家有奸人、有昏君,或者是将有大灾难!若是民间有人趁机妖言惑众搞事情,那是很容易得逞的!

想到这里,李泽轩一脸严肃地看向李淳风,说道:“天狗食日之事,事关重大,必须让陛下早做准备,不然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长安城定会生乱!还请道长尽快前去皇宫!”

李淳风点了点头,拱手道:“那贫道这就前去皇宫,求见陛下!感谢侯爷这些天为贫道提供的天文望远镜,如若不然,贫道也不能如此断定三日后就会出现天狗食日!”

“呵呵!道长客气!”

李泽轩拱了拱手,笑道。

李淳风抱拳一礼,转身而去。

办公室中的李泽轩,面色忽然严峻了起来,他转身看向窗外,眺望着云山脚下忙碌的庄户,想到后面的几个月里,将会一滴雨都不下,而且大旱之后,还会伴随着大蝗灾,想到这些,他心中便有些心疼那些在田地里耕作的百姓们,然后他犹豫片刻,直接转身出门。

“山长,您这是要去哪儿?”

门外传来了墨钟的声音。

“去水坝!”

………………………

这个时代,没有人工降雨,没有抽水机灌溉,要想抗旱,最为直接有效的还得是水坝与水车了!就比如巴蜀之地的都江堰,守护、滋润了巴蜀人民近千年,并创造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现在的灞河水坝,则是李泽轩专门建出来守护蓝田县百姓的!

灞河水坝开建至今已经四个多月,动用了上万名工匠、民夫,在先前解决了关键性的难题——截流之后,水坝的修建进度可谓是突飞猛进,但具体到什么程度了,李泽轩还真不知道,平日里,他对于水坝的关注程度还是有些不够!

来到梅村旁边的水坝修建工地,李泽轩便看见一条宽阔的堤坝,横贯灞河南北,看上去非常威武雄壮,李泽轩见此情景,不由暗暗点头,显然,现在大坝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了!

“山长,您来了?”

李泽轩一来到工地,便有下人去跟墨槐汇报了,墨槐闻讯,连忙赶了过来,他的衣服上还沾染了不少泥水,看上去跟书院教授那种文化人的形象完全大相径庭。

李泽轩点了点头,问道:“墨先生,水坝现在修建的如何了?”

墨钟指了指河面上的堤坝,笑道:“山长你看,这堤坝的主体已经修建完成了,现在主要是在为以后往水坝里面安放发电机组做准备工作,比如发电仓、控制室、还有各种开关、闸门等等。”

李泽轩满意地点头,然后道:“嗯,这速度,很不错!只是不知现在的水坝,能不能先放下闸门、堵上引水渠进行蓄水?至于发电仓、控制室这些可不可以一边蓄水,一边进行修建?”

墨钟不知李泽轩为何如此急切地想要蓄水,但既然李泽轩提出来了,他就得去考虑这般做法的可行性,思忖半晌后,墨钟点头道:“先行蓄水,再去修建与发电机相关的部位,这样做倒的确可行!不过如此一来,势必会稍微拖慢水电站的修建进度!”

李泽轩笑着摆手道:“无妨无妨!水电站也不必急在一时,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嘛!”

墨钟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墨某这就下令让人好生准备一番,最迟明日上午,就能让这座大坝开始正式蓄水!”

李泽轩这才留意到墨钟身上那点点泥斑,还有那双早就被河中泥水浸湿的鞋子,他心中不由大受触动,然后拱手道:

“墨先生这几个月来为水坝修建劳心劳力,小子却因为俗事缠身,很少来这边帮忙,真是惭愧!这座灞河水坝之所以能够这么快修建完成,绝对离不开墨先生的日夜付出,小子代蓝田县的数万百姓,向先生道一声谢!”

说罢,李泽轩面色郑重地朝着墨钟鞠躬行了一礼!

“哎!使不得!山长万万使不得!”

墨钟被李泽轩的这一礼弄得有些猝不及防,待反应过来之后,他连忙上前一步,将李泽轩扶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