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六百六十七章 大晋处处是京口(2 / 2)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就是你说的这样,只不过,他们可以逼我关了京口的庠序,却不可能阻止全天下的各种庠序,公学,吏校这些授人学识的地方,就象我打下青州之后,就可以开那蓝翔吏校,有人可以阻止吗”

刘藩勾了勾嘴角,说道:“那个吏校多是青州本地豪强的子侄和幕僚过去取得吏员资格的,还有就是下等士族们进去想求个为官之道,而我们的将士们,兄弟们,却未必有这样的好处。征燕大军后面又有几个人进了这个吏校,能在青州当上官吏的?恐怕只有数百军吏吧,而这些人,本就不是京八兄弟,多是士族随军混军功的呢。”

刘裕微微一笑:“但这已经是个开始了,我们今天可以让士族们进吏校,明天就可以在军中开学堂,让将士们识字,在京口开会给阻止,那为了教育将士们能识文断字,读懂军令,管理军队的后勤辎重,在军中让下层军官们开始识字,然后再让这些队长,队副之类的下层军官,再去教同队的将士们识字,这样在军中服役两到三年的时间,起码识个数千字,能识文断字,阅读公文,书写律令,继而会一些简单的算数,能做好征丁收税时的统计,当个村吏,乡吏,是不成问题的。没有文化的军人,注定是愚蠢的,而没有文化的军队,也是没有未来的。”

刘藩瞪大了眼睛:“你,你真的准备在军中让所有将士们都识字”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保护兄弟们的利益,最好的办法不是一辈子罩着他们,控制他们,而是给他们各种谋生之法,阿藩,如果我们的京八兄弟们,有了文化,可以当上称职的村吏,那就不可能给这些地头蛇们设局欺负,当然,后面我们让他们还乡之时,也尽量避免让一家一户到一个陌生的村落,可以让他们三人到五人结伴回家,这样避免猛虎不敌群狼之举,至于将士们有不法之徒,回去后居功自傲,横行乡里,欺负村民的现象,我们同样可以查探并法办,找些典型的例子,公示全国,以作警告,相信兄弟们学了文化,懂了法律后,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失掉眼前的富贵与平安生活,自然会多加收敛的。”

向弥哈哈一笑:“阿藩,你听到了没有,这才是寄奴哥给咱兄弟们找的正道,长治久安之道,这么一来,以后没人可以轻易地害咱们兄弟了,而有文化的兄弟们,也会渐渐地变成新的士族,不会只让那些士族文人们有治国之能,如此一来,势必人人踊跃参军,好男儿个个都想从军报国,咱们的征兵之地,也不会只限于京口这几个有限地方。阿藩啊,到时候咱们京八兄弟会退伍后开枝散叶,遍及全国,那大晋处处皆是京口,岂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