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李广个人武功很强,还有一腔热血,但是作为将领他根本就不合格,端木良还要以他为榜样?还什么为将,为将楷模那是卫青、霍去病!”
端木良道:“李老将军那五次出师不利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我-操,五次都运气不好?”
“天意使然!”
墨非愣了端木良一眼:“卫青将军之前就没有领过兵,为什么就能够七战七战胜?”
“马奴岂可与李将军并论。”
“我去妈了个-逼!”
这会墨非真是急了眼,一脚把端木良的案子踹翻,揪住他的衣领,将他贯在了地上。
“没有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把匈奴人赶到阴山以外,你们这帮傻-逼腐儒能在这里闲坐着大言不惭?早他们被匈奴人砍了脑袋当夜壶用了。”
其实不单端木良,在场的儒生包括后世许多文人都有些看不起卫青。
这些不得意的腐儒文人都以为自己读过几本书,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偏偏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心里酸如醋缸。
他们想卫青不过是马奴出身,靠着姐姐卫子夫当了皇候才有出了头而已,还官至长平侯,越想越酸,什么外戚、马奴都往这位民族英雄头上乱扣。
但其实汉武帝时是论功封侯,卫青的候爵那是因为七战连胜,为华夏拓土千里,硬打出来的。
而文人更同情李广,一是李广的出身好(士族),二是不得意的腐儒文人喜欢拿李广自比。
李广难封……
那只是军功未到而已!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没有故意针对这位老将,因为李广的几个儿子都被封了候。
因为这些,墨非都懒得再问端木良辩论,这蠢货显然就是那种“实干误国,空谈兴邦”的主,比先前那三人更能扯淡,也更能吹。
而这时态度非常谦逊的苏治终于开口了,说道:“兄台原来如此推崇卫大将军,不过……”
墨非扭头:“说!”
“拿卫大将军奇袭龙城来说,数万军马,也不过俘虏了七百匈奴人,其耗费之大远要超越战果。孙子云,凡兴百万之师,日费千金……故而卫大将军根本就不算是胜了。”
苏治风轻云淡地看着墨非,气度颇为优雅。
墨非先没理他,而是和小公主敖明心道:“你眼神可真是差劲的很,跟他们学习,还真不如去跟咱们酒楼里的那个伶俐店小二学习。”
端木良冷笑:“无话可说了罢!”
众儒生都认为苏治一语中地,打到了墨非的要害。
因为数万兵马奔袭千里,只俘虏了七百人,这怎么看都不像是胜仗,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
小公主敖明心想法也是如此。
被围在人群中央的墨非,却是摘下苏治的儒冠,一脚给踢飞了。
“跟在座的诸位垃圾辩论,我实在憋了一肚子的火,忍不住。问你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打仗打的是什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