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邈听到边让提出的条件,连忙拉住田浩的袍袖,低声道:“孟德,千万不要同意,千万不能答应。”
鲍信也对田浩连连摇头,虽然他看不起边让的酸腐劲儿,但边让的才学能够得到蔡邕等人的称赞,绝对不是田浩能够比拟的。
戏志才也面带严肃,凝重地对田浩摇了摇头。
看见朋友们对自己的维护,田浩心中一暖,而就在这时,袁绍开口了。
袁绍自从进入文雅阁就一言未,只是静静地看着。做为袁氏子弟,无论是名声还是官位,他都不用愁。此次参加梁园春会,无非是增广见闻,扩充人脉,另外就是为家族笼络英才。所以他并没有作词、作赋,也没有评论实事。
可是当边让提出同田浩文斗时,袁绍就有些坐不住,对于他的这位小他非常的了解,知道曹操经常干出一些冲动的事情。比如就曾经跑到张让的府邸去行刺张让,险些被人逮住;又比如两人一起去偷人家的新娘,让新郎带着人撵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袁绍怕田浩头脑一热就答应同边让文斗,所以他清了清嗓子淡淡地道:“文礼兄,有道是冤家易解不易结,我看你和孟德各自退让一步,就这样算了吧。一小事,没有必要弄成如今这般模样吧!”
袁绍的话音刚落,蔡邕也连忙出声解劝,他的宝贝女儿捅出的篓子,他现在除了后悔让蔡文姬参加春会,就是想尽力平息此事。毕竟一个是他的学生,一个是他颇为欣赏的后辈,能够不起争端自然是最好。
袁绍和蔡邕这一开口,其余人自然也是跟着劝说,不管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是为了拍袁绍的马屁或者是为了在蔡邕面前留个好印象,众人都是一致劝说,让两人不要进行无谓的争斗。
边让能够同意吗?答案是否定的。不进行文斗对田浩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可自己兄弟怎么办?自己的这口气怎么出?兄弟一辈子当不了官,边氏落个没有家教的坏名声。田浩呢?他们曹家名声已经够臭了,再臭还能臭得过阉党这样的称号?这么一盘算,自己这边亏大了。
何况《爱莲说》虽然不错,但并不能证明田浩就比自己有才华,对于文斗,自己还从来没怕过,稳赢的比试,凭什么放弃。
客观地说边让的文采非常不错,能够同孔融并称为后起之秀,才华怎么可能小得了,但是有才华的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恃才傲物。
边让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吹捧和逢迎自然是少不了的,所以就养成他目空一切的性格。在历史上,他也正是因为这一才被曹操给咔嚓了,家族两百多口全部成为刀下鬼,老婆也变成曹操的小妾,曹操这个喜欢人妻和熟女的恶趣味,实在是很令人无语。
嗯,跑题了,还是说边让。如果换做旁人,有袁绍和蔡邕出面调和,加上又有许多人劝解,无论如何也不好驳了这么多人的面子。可边让不同,他是属驴子的,人越多他就越来劲。也不知道他是属驴子才长了一张驴脸,还是因为他长了一张驴脸,所以脾气同驴子一样。这和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孵鸡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边让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谁的面子也不给,一口咬死要同田浩进行文斗。
如果您觉得本书还可以,请留下宝贵的意见和推荐票以及月票,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