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咀嚼着这句话,剧辛闭上了眼,年轻时的壮志豪情,似乎再度涌上他沉寂已久的心中。
犹记得他二十余岁时,正值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中山、收楼烦,赵国一片欣欣向荣,他们这一代人,正是在那样昂扬向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然而沙丘宫变却将赵国硬生生割裂了,成兑专权,堵塞上进之途,大批涉案的人才仓皇外逃,好在燕国接纳了剧辛,燕昭王,他比赵武灵王要英明睿智得多,那时候的剧辛也相信,自己能与满朝的济济人才一起,将燕国打造得国富民强,兴霸业,留名青史。
只可惜燕国的霸业维持了不到十年,就在一片火牛奔腾下土崩瓦解了。齐地全丢了不说,连本就捉襟见肘的士卒也损失大半,燕国人口素来稀少,从此一蹶不振。
更可悲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燕国内部还一团混乱,燕惠王再不得人心,也是燕国的大王,却被权臣所弑,他的儿子尽数被杀,燕昭王的一个庶子却被扶持上台,成了当今燕王。
剧辛在那场政变里没有及时站队,这就导致从那时候开始,作为燕国三朝老臣的他就失去了在朝堂的话语权。新王对他们这些旧臣并不信任,剧辛劝说的话他也不听,不得已下,为求自保,剧辛只能以为先王守陵为名,跑到这附近的林苑隐居。
但他的热血,何曾冷却过?那些射杀的獐子麋鹿,哪里比得上站在禹贡九州图前猎国来得刺激?那些自家酿的酒浆,哪里比得上功业告成时君王赏赐的琼浆玉酿?
剧辛也渴望重新振作,重新扬名于天下,但长安君给他的这个选择,却并不是上上之选
他反问道:“长安君只是一个无权的公子,难道还能许给我一个将相之位不成?”
明月默然,过了一会才道:“至少一个上卿之位,我相信太后、大王是不会吝啬的”
“上卿”剧辛摇了摇头,似是有些不满,又似是有些疲倦:“老夫老了,也累了,祖坟虽还在赵国,但来燕国三十年,娶燕女,有子有孙,连坟冢也选好了,就在蓟丘西隅,能望见黄金台的地方。我啊,早就不知道自己是燕人还是赵人了”
剧辛说得心有戚戚,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他犹记得,二十年前,联军大败齐军于济西后,自己曾经和乐毅争论过是否要进一步攻入齐国腹地的问题。
当时剧辛认为,应该见好就收,他觉得齐大而燕小,燕军赖诸侯的之力才打败了齐军,此时应当攻取其边城以自益,这才是长久之利,不然,倘若被复仇冲昏头脑,一味要全取齐国,到时候又不能永远占领,只会徒然增加燕齐两国的仇恨,以后必会后悔。“
然而乐毅却态度坚决,觉得齐闵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愤,早已失去民心,如今齐军主力已经被歼灭,如果趁势攻入临淄,定能摧枯拉朽,一举灭齐!倘若错过了机会,让齐王悔悟以前的过失,改正过错而体恤人民,重新收拾了人心,到时候再想破齐就难了。
燕昭王最后采纳了乐毅的策略,派燕军长驱直入,果不其然,齐国几乎灭亡。
经过这么一件事后,在天下人眼里,他剧辛的智慧谋略便不如乐毅,永远都是乐毅的陪衬,哪怕乐毅死后依然如此
“现如今,长安君邀我去赵国,我之职位,必居于马服、廉颇、蔺相如等人之下,难道老夫背负背叛燕国的骂名,就是为了再去做他人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