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良心何在(2 / 2)

顾秉谦犹一下,这才让下人将俩人引到内堂客厅等候。过了一会,换了一身便服的顾秉谦这才走到客厅见这俩人。

“下官见过顾阁老!”看到顾秉谦到来,高攀龙和钱谦益站了起来对顾秉谦行礼。

“罢了……你们坐吧。”顾秉谦摆了摆手示意二人坐下,自己也坐了下来,立刻便有丫鬟上前奉茶。

顾秉谦端起茶杯轻轻拨了拨茶叶吹了口气喝了口茶,感觉到温中带烫的茶水进入到肚子里,一阵舒适的感觉传遍了全身,他这才长长吐了口气,将整个身子靠在了椅子上对俩人说道:“存之兄、受之,你二人匆匆赶来老夫的府上到底有什么要事就直说了吧。”

都说文人说话喜欢卖关子和绕圈子,但到了顾秉谦这样的身份地位早就不在乎这些虚的东西了,毕竟他们每天要处理的东西实在太多,若是平日里还要费尽心机的说着一些拐弯抹角的话那也实在是太累了。

年近六旬的高攀龙长着一张典型的国字脸,颌下留着飘逸的长吁,身上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神态,他看着顾秉谦正色道:“顾阁老,下官刚从南京赶回来,并未来得及参加今早那场“盛宴”,只是听闻陛下要在三日后在正阳门校阅那江宁军,下官对此却是不敢苟同,所以想邀请阁老以及朝中的一些有志之士一同上书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顾秉谦眉头微微抽搐了一下,他没有回答高攀龙的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恭敬的坐在一旁的钱谦益问道:“受之你也是为了此事而来的吗?”

钱谦益是万历三十御武的国策,只要这个策略不改变,大明就不会乱。

今日德胜门外的事情老夫也听说了,陛下对那杨峰的宠信相信阁老也都看到了。那杨峰手握兵权且深受陛下信任,又这样一个人呆在朝廷里并非社稷之福,老夫和受之等人弹劾那杨峰并非为了私心,原本以为阁老能与我等齐心协力将那个蛊惑陛下的贼子绊倒,不曾想顾阁老竟然如此糊涂。既然如此老夫也不勉强阁老,阁老就自己独善其身好了,告辞!”

说完,高攀龙一甩袖子气哼哼的走了,钱谦益也赶紧跟了出去。

看着高攀龙一副气哼哼的模样,顾秉谦则是从鼻孔哼了一声,这个高攀龙就是个读书读傻了的家伙,若非他名气大加之还有一帮小弟在后面为他摇旗呐喊,就凭他点政治智慧怎么可能当得上都察院御史,而钱谦益这个一看就是个官迷,这种人最爱做的就是政治投机。

刚才这两人说的这件事,想他顾秉谦现在早已是位极人臣,这种事情做好了他一点好处都没有,若是办砸了却要把杨峰这个皇帝面前的红人给彻底得罪了,这种事他除非是傻了才会跟这些人合作呢。

顾秉谦没有说话,背着手回到了内宅。

只是让顾秉谦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刚上早朝,顾秉谦还没来得及代表身后的百官跟朱由校汇报早朝的情况呢,高攀龙就从袖子里抽出了一张折子递给了太监,毫不客气的开始弹劾起杨峰来。

高攀龙弹劾杨峰的罪状有三条,第一是私自娶了大明科尔沁部落首领宰桑之女海兰珠,又通敌的嫌疑。第二是杨峰在蒙古期间总兵杀戮抢掠蒙古牧民造成无边杀戮有伤天和。第三则是杨峰私自打造军械,有意图谋反之嫌。

这三条罪状弹劾下来把原本还面带笑容的朱由校脸色就象吃了翔一样难看,他用颤抖的手拿过奏折,一目十行的看着奏折上的内容,随后不怒反笑的喝道:“这就是你高攀龙弹劾杨峰的罪状?”

“正是!”高攀龙正色道:“陛下,这折子上的三条罪状每条都是罪证确凿不容狡辩!臣也知道杨大人刚在辽东立了大功,但老臣以为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过要分明,所以为严肃法纪,请陛下派出缇骑将那杨峰拿下,暂且打入大牢,若是果真无罪的话朝廷自然不会冤枉了他,待三司会审过后再还他一个清白。”

高攀龙说完后,数十名御史和言官也走了出来拜倒在地上齐声高呼道:“请陛下明察!”

“好……好啊……”

朱由校气得身子直颤,他指着高攀龙冷笑道:“朕算是开了眼了,杨爱卿在辽东浴血疆场九死一生后回来,才到了京城多久啊,你们就要对人家喊打喊杀的。以往朕总听人说恩将仇报这个词,平日里总是不相信,但今儿个朕总算是见识到了,若无杨爱卿和江宁军在前线拼命,尔等焉能安坐在此处指手画脚,尔等不感谢杨爱卿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还要置他于死地,尔等良心何在?”</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