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章 江山如画,一时英杰露头角(1 / 2)

难择路 搞笑的我来了 3093 字 2017-03-27

王勐直接向两位团长提出要求,要求他仿照定北守备团的战功评级制度,给夷人骑兵制定一套单独的战功评级制度。 更新最快

听了王勐这个要求,李得一还愣了一下,随即开口问他原因。刘益守虽然没说话,但明显也对王勐这要求感到好奇。

听副团长询问,王勐也不隐瞒,直接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

原来这些天王勐在招募夷人骑兵时,发现夷人男丁应征热情十分高涨,并且不少夷人男丁都会先询问一句,将来能否成为定北守备团正式战兵。

听得多了,王勐自然就对此事上了心。后来他找来一名已经为定北守备团服役多年,参加过关内攻打突辽国战事,并且娶了平周女子的夷人骑兵,向他仔细询问。

这名夷人骑兵也是个直爽性子,王勐没问几句,他就用半生不熟的平周话,将实情一股脑全说了出来。原来,早先被征召的这些夷人骑兵为定北守备团奋勇征战,立下战功之后,不光顺利娶上媳妇,还靠着兵饷与赏赐过起了富足的日子。

这极大地引起了其他夷人男子的羡慕,不少穷得娶不上媳妇的夷人男子,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加入定北守备团。按照草原上的习俗,草原夷族男子学会骑马射箭之后,就要领着自己的一份牛羊,分家出去单过。他们父母的遗产,大部分都会留给最年幼的那个小儿子。

所以在草原上,穷困的大多都是长子,次子。最年幼的小儿子因为有父母的遗产继承,往往还能过得不错。这与关内长子,嫡子继承家业的情况,恰恰相反。

加之定北守备团招兵要求极为严格,而且也一直没有大量扩招夷人骑兵。所以很多夷人男子虽然想要参战,但也只能继续老实待在家加工皮子与牛筋,靠着祖传手艺挣钱。

虽然这样熬个几年,也能过慢慢上富裕的生活,攒钱说个媳妇。但夷人骨子里毕竟好战,尤其是年轻男子,更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憧憬着一夜暴富的美梦,期望打过一场胜利之后,就能顺顺利利娶上一个柔美的平周女子当媳妇,赢得大量的赏钱过上舒坦日子。

王勐招兵的摊位刚在商贸城铺开,立即就涌上来大量夷人男丁,询问加入。拖了夷人男丁热情参战的福,王勐顺顺利利在短三天内,就扩招三万夷人骑兵,凑足五万之数。

幸亏定北守备团这二年来,已经积攒足够多的战马,而且前年剿灭草原三大部族时,又弄回十几万匹战马。这些新招募的夷人骑兵,才不至于当“两条腿的骑兵”。

除此之外,王勐还打听到,不少已经立下战功的夷人骑兵,都渴望能够被晋升为定北守备团正式战兵,即便军功不够一等战兵,能当上二等战兵也是不错。

这些夷人骑兵都是曾跟随定北守备团东征西讨的老兵,他们与定北守备团精锐兵卒并肩作战过,亲眼见识过定北守备团精锐兵卒那绝佳的伙食以及铠甲,因此就格外羡慕定北守备团精锐兵卒的待遇与地位。

提到定北守备团兵卒的伙食,就不得不多说一句,那真是相当的好!甚至到了冬季,比平唐国与平汉国两国皇帝的伙食都好。

这些年来,随着农学院的不断发展,招募来的农业人才也是越来越多。终于,在大前年,来了一位会搞温室的人才,林双。这温室技术,据说也是平周开国太祖他老人家当年传下来的绝技,虽然经风云,但依旧传承到了现在,并没有像板甲锻造技术那样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