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枯燥难懂的中医⑶(2 / 2)

逍遥农场 海龙 3235 字 2017-05-02

“真可爱的小丫头。”李修明笑了。

“李老,这丫头可不经夸的。走吧!吃了饭,继续说吧。”吴用笑着道。

吃过饭后,李修明迫不及待地拉着吴用又来到小客厅开始讲学了,这也让朵朵、贝琪、安琪儿、南茜四个小人鼓着小嘴,爸爸好坏,都陪着玩,朵朵小鬼头想要跟着上去,却被安娜捉住,“朵朵,不要上去,爸爸要客人说正事,不要打扰他们,不然的话,妈妈她们回来,会打小屁股的。”

“姥姥,贝琪不要打屁股的,会好疼的。”旁边的贝琪嘟着小嘴,小胖手也护着屁股了。

“噢,朵朵不要被打屁股,都会好乖的。”朵朵眨巴着眼睛,“二奶奶,我去二爷爷那里学雕刻。”蹬蹬地跑掉了,身后还跟着安琪儿、南茜、贝琪三个小鬼头跑掉了。

安娜摇了摇头,来厨房里做了一些小蛋糕,便端着一些送到老公吴大民他们的工作室里。

吴用见李修明及两个学生重新给摄像机换好内存卡,又开始讲述自己对中医方面的理解——

“不管是传统的中医还是现代的中医,其治疗手段不外乎有几种方式:第一种就是中药,主是指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这种药材按照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中成药、中药材;而中药的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之外,动物药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当然也有少数的中药材来源于国外,比如西洋参等;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的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没有文字,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直到后来出现了文字,才逐渐记录了下来,之后便出现了医药典籍,而这些典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经几千年的历史,这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的药物书箱便称为‘本草’,据有史料的记载,秦汉之初,本草流行已经比较多了,不过太可惜了,很多的本草都已失传了,更是无可查考了;目前中医学界内最早的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其作者不详细,根据其中所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的著作而成的。”

“《神农本草经》全书一共三卷,书里所收藏的药物包括动、植、矿三大类,共计三百六十五种,每种药物都标注有性味、功能与主治病症;另外还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比如有毒还是无毒、四气五味、配比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以说是汉代以前中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北朝之时,公元452至536年,梁代陶弘景,把《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比较系统化的药学典籍,其中增加了汉魏以后的名医所用药物365种,这本书也可称为《名医别录》;每种药物不但在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之外,还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极大的丰富了《神经本草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