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到这样的时候,那些父母会后悔以前教育孩子的行为是如此的错误,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卖的,已经来不及了……我认为,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以拔苗助长培养孩子这种违背了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是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只要遵照客观的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我所说的锻炼可以分为体力锻炼、脑力锻炼、综合锻炼,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一般的情况来说,不能完全靠现成的条伯,这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
“我记得有这么一个事情,有一位前往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如此一件令让沉思的事情——一天,他正在家里看报,突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上看到一则新闻,澳大利亚有位中国记者亲身遇到过的一件事情,给有孩子的父母在家庭教育观念上带来深刻的启发;这位记者有一次大街上闲逛,而这条街道上,与街道并排有一条小河,而这时记者看到前面有澳洲的妇女,还着一个小孩子在散步。”
“记者突然之间看到前面那个淘气的小孩子,跳来跳去,扑通一声掉进小河里了,这位记者毫不迟疑,飞快地跑向河边,准备跳到河里去救那个小孩子;不过没有想到则是,记者要跳进河里时,那位妇女却制止了他,这位记者也是奇怪地看着她,请她解释。没想到,她居然严肃地道:‘我要他自己爬上来。’记者看到孩子在水中翻腾,喝了几口水后,终于爬上来了,而这时这个记者的脑子里翻腾着一个想法: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这是一处多么理智的爱呀!”
“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吧,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之上的,不过由于父母生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可是如果从来都不给孩子的选择权利,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都没有自主权。”
“有的父母就能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且要教育他自己选择,自己就要负责任;他们认为像这样的情况,哪怕是选择错了,也是一次学习机会,是很值得的;你可能不知我们中国学习钢琴的孩子特别多,据说比维也纳的总人口都多,就有这样一位父母想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到了少年宫报名时,发现孩子在舞蹈班的门口看得出神,再也不走了;这位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过要求孩子自己选择负责,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把舞蹈学好;有的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钱上面,给予孩子一定有选择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安排出一个合理的零花钱的数量,但把零花钱的枝配权交给孩子,并且节余都归孩子;这样做,不但能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还能使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由能力得到提高;责任和真的对不起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假如孩子的事情,什么都要让父母做主,决定后,孩子不会想到自己对这个决定有责任,因为不是自己选择的。”
“如果把权利交给孩子,他们的选择反而会比较慎重,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旦选择了,就要由自己负责,是好是坏,后果都要自己承担;因为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每个孩子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时期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够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
吴用虽说现在并没有自己真正的亲生孩子,可是现在他已经把朵朵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在教育朵朵的方面,他真的非常重视。
虽说吴用很想有自己亲生孩子,但是目前事业刚刚起步,当然城堡的产业,在他看来,那不算是自己奋斗而来的,而现在的农场就是自己的事业,哪怕就算是多拉、冯芸芸、张玲三人哪个真的怀孕了,不过,他仍然会把朵朵当成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对了朵朵的教育,自然是非常的重视,没看到南茜的父母、维克多这些工作狂,简直就把吴用这里当成幼稚园了,再说他确实非常喜欢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