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主簿大人领着衙役匆匆往外走,想到上京城外被安置在救济所过冬的孤老苦难之人,忙跟着走了一趟,却没想到,那些差役竟然是去收尸的!”
“救济点里的人,一夜之间,冻死了几百人!堆满了十几辆车!”
“而听那些差役议论说,他们官府地牢里冻死的也不少!十个人只有两三个活了下来!”
“朝上大人们暂时还没看到有太多反应,没有任何官员出面给出任何解释。到了中午,人们开始议论起昨夜天降异象,都觉得那是厄运之兆,人心惶惶。”
“我觉得事关重大,便来禀告小姐您来了。”
“听你这么说,事情的确不简单。”徐玫将手中的暖炉递给素素,示意她拿着,皱了皱眉,道:“听你的意思,昨夜那种异象之后,这里气温骤降,寒冷无比?”
“是。”素素青白的面庞好转了一些,慎重地道:“至少在我的印象之中,从来没有哪一天比今天冷。”
“这样啊……”徐玫微微颔。
她自己昨夜受了奇寒侵袭入体,差点儿被冻死了,是自身的愿因,才没有立即察觉到气温骤降。她身边的朱雀几人,都有很不错的武功底子,尤其是朱雀,几乎寒暑不侵了,又心系于她和大麦的安全,所以也忽略了气温的变化。
但素素却仅仅只有些强身健体的功夫而已。
“素素,你替我往商行走一趟,让他们用最快的法子,分别往东、往西、往南跑一趟,替我查一下,这奇寒笼罩之地,到底有多大范围?”
“是。”素素没有耽搁,就要放下手炉。
“你拿着用吧,这里还多的是。”徐玫摆摆手,道。
素素弯腰拜谢,捧着手炉,很快离开了沐园。
徐玫站起身,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阳光,仿佛还能天空中残留着昨夜那漫漫幽蓝,连晴空的颜色都不再是昨日模样,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她摆摆手,让人将熏炉撤下去了。
此时,她已经完全恢复,没有任何损伤,也不再觉得寒冷。只是,稍微会觉得有点儿凉。
大麦也醒过来了,正在自己运功梳理疗伤。
“我们到街上走走。”徐玫道。
朱雀应了一声,叫上了青瓷彩陶,跟随在侧。
才走出沐园,徐玫就听到了许多痛哭的声音,在呼唤着他们的亲人。走上一条巷子,她清晰地看到,许多人的门前,大红灯笼已经摘下,挂上了一道道白幡。
街上没有多少人。
她们没走几步,就看见了三家丧事,一家富贵些的,用一辆大车载着一口漆黑的的棺椁,由武百官,又在卯足了气南下之时,绝不会看到叔侄争权,大康陷入长久内乱!”
“唔,大管事说得对。”徐玫道:“我也不认为,安王有多少夺位成功的希望。毕竟,皇太后还在,绝不允许他明着害了康帝。如今这些布置,其实只是就像是在柴火上放了一点火星……若是碰见茅草干柴甚至烈酒煤油这种东西,自然轰的一下就燃成了熊熊大火;若是不走运,或许才烧起就被熄灭了,甚至,或许,那火星一闪就灭,没有任何建功。”
“我们放下了这火苗,能烧到哪一步,能燃起多大的火,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那并不是我们要考虑的。最多在机会合适的时候,能够因势利导,再让火烧的大一些而已。”
“属下明白了。”大管事道。
推荐作者君完本作品《第二春》
一场灾难,林家被下了大狱。
林氏出嫁女也跟着倒了霉,低头做人之下,也免不了被送进佛堂别院,得到一纸休书也是稀松平常。
林宜佳悲怆之下心底又有一些庆幸,因为她的丈夫更加体贴她了。只是,在喝过夫君亲自送上手的安神汤之后,再醒来时,突然回到了十二岁那年,母亲开始为她精心挑选夫君的时候。
《江南春》
沈氏家族有一道族墙。
沈柔凝耐心地在族墙内生活到十二岁,才终于有机会踏了出去。
瞧瞧这江南建宁京城的繁华盛景。
也想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使得她的母亲对情痴的父亲,对亲生的儿女,从来都是漠然相对?
世家朝堂,涉及闺阁女的风波从无新意。
真相在意料中又在意料外……且不管情爱……世家那么大,她想要先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