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琅琊王(1 / 2)

北府江山 苍穹之鱼 1221 字 13小时前

第60章 琅琊王

建康,琅琊王府。

暖阁之中烟气袅袅。

一座鎏金博山炉放在软榻之侧。

炉座为一条盘龙,两爪撑地,昂首张口吐舌,一人蹲踞龙身之上,左手推开龙头,右手托举奇峰耸立炉体。

青烟从奇峰中升腾,犹如仙境。

软榻的另外一侧,立着一株四尺高的艳红珊瑚树,中朝时石崇与王恺斗富,拿出来的珊瑚树也才三尺。

珊瑚在佛门中被视为七宝之一,代表着富贵祥瑞,故为崇佛之人所喜。

琅琊王司马道子名中虽带着一个“道”字,却对佛门如痴如醉。

暖阁之内,分设数席,除了正位的琅琊王司马道子,还有中书令王国宝、骠骑长史谢重、建威将军王绪等权贵。

而坐在下席的,正是身体肥胖的桓玄。

太子洗马之位是王恭一派为他求来的,充满了讥讽与耻辱。

如今王恭坐镇北府,掌握兵权,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一系落入下风,而掌握西府兵权的桓氏,对司马道子变得重要起来。

桓玄敏锐意识到桓氏的价值,特意来拜访司马道子,希望拉近与琅琊王一派的关系。

晋元帝在南渡之前,也是琅琊王,因此琅琊王爵位意义非凡。

如今的琅琊王司马道子正是当今皇帝司马曜的同母弟。

兄弟二人联手排挤走谢安后,皇帝成为南渡之后最有权势的皇帝,司马道子也成为最有权势的宗室。

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晋室开国,便有兄终弟及的传统,景帝司马师传位于文帝司马昭,惠帝司马衷被皇后贾南风毒杀,八王之乱,其弟司马炽被立为晋怀帝。

南渡之后,成帝司马衍传位于其弟康帝司马岳。

偏偏当今太子不太聪慧,已经九岁,口不能言,终日木讷,不辨寒暑……导致很多士族倒向琅琊王。

此外,皇太妃李陵容宠爱司马道子远在皇帝之上,兄弟二人宴饮,司马道子多有失礼不敬,皇帝本欲废了司马道子,都因皇太妃的偏袒而作罢。

朝堂上,司马道子兼任徐扬二州刺史、录尚书事、假节、骠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谢安卫将军府的文武部属皆拨入了骠骑将军府。

所以无论朝中还是司马宗族内,司马道子的权势都不在皇帝之下。

朝廷两派之争,实则是皇帝和琅琊王的兄弟之争。

桓家掌握长江上游兵权,却无一人跻身朝堂,实力与地位严重不对等,桓玄的夙愿便是让桓氏重新成为执棋的棋手。

而皇帝与琅琊王之争,便是最好的机会……

事实上,桓氏与皇室渊源颇深。

桓温本就是司马家的女婿,又与简文帝司马昱是至交好友。

当初很多有识之士认为桓温有不甘人下之志,劝时任琅琊王的司马昱出镇荆州,司马昱死活不听,一意孤行,任桓温为安西将军。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京,通过崇德太后褚蒜子之命废司马奕为东海王,拥立司马昱即皇帝位,是为简文帝。

司马昱的两个儿子,司马曜立为太子,司马道子封琅琊王。

滴答……

墙角的铜壶莲华滴漏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高卧于软榻之上的司马道子睁开醉眼,“灵宝此来何为”

昨夜宿醉,到现在还未醒酒,今年不到三十,却因长期纵欲,容颜憔悴,仿佛四十几岁之人一般。

其他王国宝、王绪等人,也相差无几,都是印堂发黑,眼窝深陷,扑了一层后粉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