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听着那无辜而细弱的声响,看向皇帝儿子。
他也在看着自己,神情温和含笑,不过眼神固执,其中意味再明白不过。
他知道若是和自己商议,自己定然不允,所以先斩后奏,他就是要自己必须认下,不然今天他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太后终究轻叹一声:“罢了。”
皇后心里咯噔一声。
众妃嫔全都小心看着。
太后在众人神情各异的目光中,到底接了茶盏。
接了茶,便意味着接纳。
阿妩这才缓慢地收回自己的手,此时她手腕已经酸到不行了。
不过景熙帝又道:“再为皇后敬茶。”
按照规矩,宫中新晋女子,贵人以及以上都要敬茶,敬皇太后,敬皇后。
皇后听这话,顿时陷入挣扎。
皇太后接了这茶盏,她接不接
景熙帝并没有多看皇后一眼,他神情从容,笃定。
在这一瞬间,皇后感觉自己被羞辱了,景熙帝料定她必须接,他就没有给她另外的选择。
他认为她没资格,也没胆量不接。
可真是彻底的蔑视和不屑。
所有妃嫔全都在支棱着耳朵听着,大庭广众之下,皇后陷入了天人交战。
而阿妩高举着那盏茶,恭敬柔顺。
有了皇太后的经验,她只需要继续重复一遍就是了,最后她拿不住这盏茶摔了,或者晕倒,那不怪她,得怪景熙帝。
反正都是景熙帝逼她的,都是景熙帝的错……
所以她只是举着那茶盏,一脸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最后终于,皇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到底接了那盏茶。
众人松了口气,可同时心里又浮起忧虑。
后宫突然来了这么一位,那,那以后可有得闹腾了吧
殿中氛围格外尴尬,不过都是后宫人,惯常最会掩饰情绪的,所以在片刻的惊澜后,一切勉强恢复了平静。
皇太后面上虽然冷淡,也勉强赐了一件玉镯子给阿妩。
阿妩受宠若惊地谢恩,磕了三个头。
她觉得皇太后的寝殿就是好,地上的栽绒地衣太过柔软,以至于跪着都不会膝盖疼。
皇太后命她平身,她自然也就起来了。
皇太后脸上淡淡的,吩咐一旁女官:“去吧,给诸位姊姊见个礼。”
女官便领了阿妩,分别给阿妩介绍,阿妩都一一见礼了。
原来大晖后宫除了陆皇后外,还有三位妃子,分别是庄妃,康妃和顺妃,顺妃往下有贤嫔,惠嫔和安嫔,除了这几位,又有昭容,昭仪,婕妤不等,统共大概十人。
今日能侍奉在皇太后身边的都是贵人以上,其它人都没资格露面。
阿妩只是贵人,不过显然帝王偏心,非要她在皇太后面前露脸敬茶。
阿妩分别见礼,众人也都笑脸相迎,阿妩也在这见礼中,大概将这些做到了心中有数。
庄妃是除了皇后外身份最贵重的,为众妃之首,不过她相貌平常,且下颌边缘似乎有些陈年旧疤,虽然用脂粉遮掩了,依然能看出痕迹,可以想见她当年必受过重伤了。
阿妩猜着,她可能是因为什么事立了功,才有了如今这个位置,她这妃子份位,不像是侍奉君王,像是颐养天年的功臣,体面又从容。
康妃是因为生了德宁公主,她生得相貌不错,三十多岁的女人了,保养极好,只是那双眼睛看人时,有些挑剔不屑——仿佛她才是那个正妻。
康妃应和自己不相上下。
这三位乍一看都是三十往上的年纪了,而六岁的,她们相貌不等,有的相貌平平却淡雅温和,有的是当之无愧的绝色。
阿妩这么过了一圈后,心里大概猜到了,宫里头的份位和相貌无关,基本上大家的份位高低是按年纪来的,看来景熙帝对后宫并无任何偏爱,大家全都在论资排辈,按部就班地熬。
阿妩隐隐觉得,自己站在这么一群姊姊面前,能以二八年华坐在贵人的位置,其实算是很出挑了。
这份位,真不低,简直媲美十八岁状元郎,年少有为!
正想着,景熙帝突然发话,却是吩咐惠嫔,道:“惠嫔,以后宁贵人便住在琅华殿,距离你的住处不远,她才刚进宫,诸事不通,以后你多带着些。”
惠嫔一听,受宠若惊,当即道:“皇上,臣妾明白,臣妾一定尽心。”
惠嫔出身小户,家里父兄都是秀才,她自己也颇通晓些诗文,进宫后,论姿色在众妃嫔中实属一般,不过好在她会诗词文章,并写得一手好字,以至于诸年晋升,她年年有份,竟爬到了嫔位。
她性情淡泊,为人安分,每日过来侍奉皇太后,颇得皇太后喜爱,往日景熙帝也很是看重她。
如今景熙帝才得了这么一个新鲜人,虽只是一个贵人,可大家都能看出帝王的偏宠。
毕竟冒着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纳进来的新人,那必然是心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