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不意今日竟有这样的好运!”(2 / 2)

卢仝眉头一动,立刻道,“算我一个。”

倒是其他人不太想去,被贾岛卷到的,又何止卢仝一个大家都想抓紧时间,再临时抱一抱佛脚。

“去熟悉一下环境总没有坏处,到时候要在那里考三天呢。”卢仝劝说,“就是你们不想看考舍,我听说新建好的凌烟阁也在那附近呢!”

提到凌烟阁这三个字,莫说是备考的士子,就是已经有官身的那些前辈们,也都目露向往之色。

有人忍不住道,“听说第十三层如今空置着,是为殿下预留的……”

话没有说完,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未尽之语——他们这些人,不知有没有机会在那里占据一席之地

卢仝见大家都心动,又道,“也叫上秘书省的同僚。”

意动的人更多了。

卢仝自己才十几岁,远没有到需要考虑婚事的年纪,他的同僚们不是。

本来长安城的风气,进士科的举子最好是结姻高门,也不需他们自己发愁,只要科场得中,等着高官权贵榜下捉婿便是。

不过如今一来是权贵、世家在连番的打压之下,不似以往那般煊赫张扬了,二来雁来要用女官,去年她开了一场制科,今年不少有眼色的地方官就在解试时设了女科,贡一二女进士入京。

所以如今京中结亲的风向也有些变了,结亲高门,不如联姻女官。

或者说,高门自己也愿意联姻女官。

不夸张地说,秘书省那几位学士,除了郭令徽之外,其他人家的门槛都快被媒人踩坏了。

他们这些人在翰林院读书,靠近朝堂中枢,自然都得了风气之先。结了婚的不算,未婚的都有意找个女官,就算为此多等上几年也情愿——婚姻可是跟科举、选官一样的大事,不可不慎。

而且撇开上面这种种考量不提,单是出去玩的时候有女伴同行,也是一件惬意之事。

于是卢仝就被打发去秘书省请人了。

这事是他倡议的,何况他年纪小,众人都是用看晚辈的眼光看待他,既喜欢他的才华,又不用担心他会成为竞争对手,很是放心。

凌烟阁三个字,对秘书省众人也同样有吸引力。

殿下身侧,岂能没有女官

于是一拍即合,过了申时,众人便结伴出了衙署,往太极宫的方向走。

……

贾岛当然也被同僚们一起拉来了。

不过他的不情愿并未持续太久,很快就被前方那两栋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高楼吸引。

其他人每日进出皇宫,虽然没有靠近过,但这两栋楼也算是在她们的见证下一点点修建起来的,所以虽然惊叹,但还算平静。

贾岛平时没事可不会出门,对他来说,这两栋大楼,就像是凭空出现的。

远看已经足够壮观,到了近前,仰头视之,更觉巍峨。

尤其面前这栋将来会被用作考场的楼上,还有天兵在忙碌,远远的只能看见一个个晃动的小点,对比就更加鲜明了。

众人感叹之际,周围的人其实也在打量她们。

这群人是从大明宫那边过来的,穿着统一的官袍不说,里面还有一半是女子,不用费太多的劲就能猜到她们的身份——既然是赶考的士子,自然对考试相关的消息最关注,都知道今年有一批身份特殊的考生,如今在秘书省和翰林院读书。

要说妒羡,那是免不了的,毕竟她们的条件比一般人好太多。

但大家也没什么可抱怨的,翰林院的人是在雁来还只是安西节度使时就去投奔的旧人,秘书省的人则是去年制科考试成绩出众,才被雁来留下。

据说,这一科没有取中的考生,也有一部分能获此殊荣。

就算不能留在秘书省和翰林院,也能去报名参加国子监的招生考试。

总之,在前方的道路光明而又宽阔的情况下,就算看到有些人的起跑线比自己高,跑得还比自己更快,大部分人的心态也是相对从容的,反正所有人都能跑到终点,只是早晚而已。

打量了一阵,就有人壮着胆子过来搭讪了。

寒暄完毕,话题又转到了眼前的高楼上。

虽然考场才是大家接下来会使用的,可是所有人的注意力,几乎都会被不远处的凌烟阁吸引。

就算不提这栋楼在有仕进之心的人心目中的地位,只说它现在已经彻底完工,黄瓦红墙、重檐斗拱、雕梁画栋,其精美辉煌,远非旁边还是灰突突的水泥墙的考场能比的。

“听说以后再建别的楼,都不会比它更高了。”

“考场好像就只有八层。”

“之后要建的藏书楼是九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