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知道,他要求父亲为他筹谋,只怕不能如愿,他父亲出了名的谨慎小心。只怕桓王越受宠,父亲越避之不及。
苻煌更了衣就在帐中接见了谢相等人,并叫苻晔旁听。
苻晔来不及换衣服,只整理了衣冠,怕身上有汗味,腰带上挂了几个香囊,这才进了隔壁的大帐。
苻煌道:“他们在讲春闱结果,你也听听。”
苻晔已经习惯,垂手立在一旁。
苻煌有时候会逾制宠爱他,但面对谢相等人的时候,倒是少见的会叫他守规矩。
因此他在诸位老臣跟前,端的是个温良知礼的好王爷,哪怕此刻发髻微乱,脸色潮红,但立在威严的皇帝身边,也如一株香气袭人的长茎红兰,美不胜收。
春闱放榜,名次甫一揭晓,依循旧例,在殿试之前,需将春闱的考试结果以及考生中才学出众者的情况,详细禀明皇帝,叫皇帝有个大概的了解。
谢相等人说起今年的春闱神色振奋。
这次春闱出了许多人才,和明宗十四年的“百花争春榜”也差不了多少。
“百花争春榜”是今人讲起明宗盛世都要反复提及的一次春闱。大周尚风雅,贵族衣领多绘彩纹,像苻氏就以日月星纹为皇室标志,而官员则以各式各样的花纹为美。而那一年的进士两百余人中,后来官至三品以上的就有三十多人,那次春闱结果也被后人称为“百花争春榜”,谓之百花争春之繁茂,开启一代盛世。当年的进士中有几个如今都是大儒名才,譬如宰相谢祈安,就是当年探花郎。
年前大雍被红莲会灭国,其新国君黄天意英勇好战,有一统天下的野心,战火烧至边境,大周众人都惴惴不安,看当今圣上无谓生死的模样,都觉得大周要亡。
如今朝堂气象一新,就连春闱都人才济济,真是天顾我大周,竟似要迎来复兴之相!
比春闱结果更值得高兴的是,皇帝陛下如今也越来越体恤老臣,等谢相等人汇报完春闱结果准备回京的时候,陛下竟然心情颇为愉悦地说:“诸位爱卿往来辛苦,留下用了午膳再走不迟。”
……桓王今日收获颇丰,他要诸臣一同分享,特赐他们同食。
感动的谢相等老臣跪地谢恩。
都几年没有过和皇帝同食的恩典了。
向来都是皇帝把自己的猎物分享给大臣以示荣宠,这次春猎,陛下收获颇丰,但却选择以桓王的猎物为恩赏赐给臣下,看王爷猎得一些野兔野雉就把皇帝得意成这样,恨不能与天下共享。
皇帝对王爷,实在宠到心尖尖上了。
但是不知道桓王待陛下是什么心思呢
秦内监鼓足勇气,打算为君出马。
因为他刚听到围场的大臣们在议论一个今年春闱诸子里传出来的大八卦。
这八卦事关男风之事,真是天赐良机。
他想了,皇帝的心思他已然明了,为今之计,是要看看桓王有没有可能也会喜欢上皇帝。
他想皇帝自己肯定也很想知道。
不然不会如此蠢蠢欲动,又如此克制。
桓王如果也有这个可能,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没有,也该叫皇帝知道,以后更要小心行事。
万不要吓到王爷才好。
春猎结束,他们要去神女湖畔泡汤泉,出发时间定在申时。
苻晔叫庆喜他们收拾行囊。
别的都还可,最重要的便是那一枝绿花杓兰。
他打算偷偷做成标本,存起来。
秦内监见他如此珍爱这一枝兰花,心下更加安慰。
于是他亲自过来服侍苻晔穿衣,皇帝就在围屏之后批奏折,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于是他便对王爷讲了他刚听到的这个八卦。
“老奴刚刚在外头听几位大臣讲起今年春闱的榜首,说他最近因为好男色,引发了一场大风波,这两天这事在京城闹的沸沸扬扬的。”
苻晔一向最喜欢听八卦了,果然立马来了精神。
“男色”
秦内监点头如捣蒜,目光隔着围屏看向远处的皇帝,然后沉下气,开始给苻晔讲八卦。
说是今春春闱第一的,是一个叫章珪的年轻才俊,诗赋“才力富健,气脉雄厚”,策论更是被谢相评为“百年一遇之才”。
但这位榜首最近却卷入一场风波当中,颇有争议。
说他上京赶考期间,借宿于京郊白水寺,寺中有一年轻和尚,俗名赵紫英,容貌格外清丽,本是书香世家出身,家道没落才入了空门,通琴棋书画。
章珪在寺庙居住期间与这个赵紫英琴瑟相和,引为知己。春闱放榜以后,中了第一的章珪立即回到寺中,要带那赵紫英还俗,但白水寺以出家之人犯了色戒为由将赵紫英囚禁,不许他们相见。与章珪相交甚笃的几位考生年轻气盛,竟到了寺中抢人,引发轩然大波,最后道出是寺庙监院爱慕赵紫英,求爱被拒,心生嫉恨,因此才棒打鸳鸯。
那监院也不是普通人,于是告发章珪行为不端,与赵紫英在佛门清净之地大行秽乱。
如今京城有人支持白水寺,有人支持章珪这对小情侣,两派各执一词,闹得沸沸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