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当不了评委当嘉宾(2 / 2)

其中原因也简单,李向南想要尽可能扩大影响。不过既然是补录,选拔的条件就苛刻了很多,各县文化馆以及相关的老师们足足过了一把当考官的瘾。据说还有因此搞贿赂的,因为和谐的原因,咱们就不说这些扫兴的事情了。

总之,到了最后,各县又选了一批人出来。

李向南顺势就把人数扩大了一倍。人数越多影响越大。李向南是这么想的,而且现实让他不得不增加人员。

因为参加最终比赛的人,除了东省的25人,还有其他省市的25人。

其他省市的人选,李向南把任务交给了赵海生。赵海生自己也没有什么途径,很自然想到了推荐制。怎么推荐呢,赵海生让吴大姐和文大姐每人推荐三个名额,剩下的其他名额,和钟珊珊、吴欣欣等人商量了之后,平均分给了之前合作过的电台,让他们每家推荐一个人过来。

当时还以为让人推荐是欠别人人情,没想到这个事情发酵了之后。每个电台的这个名额,简直成了一个千金难换的好东西,很多人为了这个名额,打得狗脑子都要出来了。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名额。

开始只每家电台只增加了一个,最后还有第三位找人托关系的,最后硬生生每家电台都推荐了三位选手,吴大姐和文大姐这边更离谱,每人推荐的名额都将近20名!

而且吴大姐还比较有性格,根本不管名额限制的事情,只要自己觉得不错的人,马上就推荐过来,至于没有名额了怎么办,根本不是她的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办?其实也挺简单,再搞一个选拔赛就行。

这些人里面确实有好苗子,而且既然接了很多关系户,自然也有不少南郭先生。搞一次比较公平的比赛,还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要搞选拔赛,各个电台的人精自然知道又可以塞人了,就又通过各个渠道推荐人。除了各个电台的推荐,每个东大唱片的歌手那里,也有不少人找上门来了。

穆洋、汪风这种认识人多的,自然找的人也多。但是后来连白静茹和夏英杰这种新晋歌手, 也有人找上门来。

好在最后赵海生大手一挥,只要唱得不错就拉进来,最后用比赛来淘汰人。

李向南倒是渐渐懂了门道,直接告诉赵海生人多一点无妨,影响越多越好。

这件事虽然是东声随身听赞助的,但是关注这件事的唱片公司可不少。东声唱片公司成立了之后,不止是京城,全国各地不少城市都有私人的唱片公司成立了。因为全国几座城市,还是很有音乐基础的。

这些唱片公司也知道一些经营的诀窍,那就是挖唱得不错的苗子。把人挖到了,即使去酒吧里唱歌,也能赚一点钱啊!

一时之间,倒还真在全国都有了影响。吴大姐、文大姐和穆洋作为这次歌唱比赛的评委老师,在全国都有了一种实质的影响力。因为这一波歌手选拔出来,从名义上来说,这三位就是他们的老师了。

这个对东声唱片公司的专辑销量又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然,赵海生也没有到处去喊这件事,而是偷偷的赚钱,打枪的不要。

看到当评委老师这么有好处。赵海生又想把白静茹也塞进去,不过被人挡住了。

“小茹自己一张专辑都没发呢,怎么能当评委呢?”

京城的选拔赛需要好几位评委,这个位置自然也成了香饽饽。为了维护东大唱片共公司的利益,赵海生也不装了。既然不能把自己人塞进去,那就不再增加评委了,增加的人叫特邀嘉宾,白静茹就是京城歌唱比赛的特邀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