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刺史咸菜(2 / 2)

听说,这盐是李平安亲口定的。

哪怕是觉得不可思议,百姓心中的疑虑也少了一些。

李刺史这种人,心善的很,不可能糊弄老百姓,也不可能给老百姓下毒。

“大家都知道,我们刺史仁义,他多次走访地方,发现大家吃不起盐,没力气干活,他老人家改变不了天下大势,不可能给大家提供便宜的盐,但是换个办法,给大家提供优质的咸菜,是完全可以的。”

“大家放心买回去吃就成。”

那伙计的话音刚刚落下,百姓们纷纷议论起来。

“李刺史真的是太仁义了。”

“小哥,这么好的咸菜,才卖五文钱一斤,李刺史是不是赔老钱了?”

这会儿不少人尝了咸菜,纷纷提出了心里的疑问。

“这东西肯定是要赔一点的,但是我们家刺史老爷说了,他老人家赚的钱已经很多了,他对钱完全不感兴趣。”

“只要你们吃得开心,吃得健康,赔多少钱都可以!”

说到此处,伙计直接开始走煽情路线,“其实不瞒大家,李刺史是真的心疼大家日子过得辛苦,这一次将当初打水井赚的钱,又掏出来一大半补贴给乡亲们了。”

“李刺史,真的是咱们定南州的大恩人啊!”

“我回去,一定要朝着李刺史家里磕头,给李刺史烧纸祭拜下。”

大康的百姓,每日都处于吃不上饭,穿不起衣,吃不上盐的多重折磨下。

而李平安的出现,又是给他们便宜吃食,又是卖便宜咸菜,真的让他们很感动。

不少百姓当场落泪磕头。

同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日子,几乎在定南州的每个县上演,然后就是镇子,接着便是村子。

又了便宜咸菜,老百姓再也不怕补充不了盐分了。

很多老百姓都不叫这种咸菜为七里堡咸菜,而是叫他平安咸菜,或者刺史咸菜。

李平安在龙州和定南州的声望,很快便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硝土加工,在经过最初的磨合之后,也转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模式。

李平安又盯了一段时间,便交给了村里一个跟自己很久的年轻人,让他负责管理现场,然后自己带队折返七里堡。

如今的七里堡、新城、龙州的州城,这三个地方,几乎每天都有工程建设,每天都有大量百姓涌入,也就每天都是一个崭新的样貌。

李平安在象鼻山呆了不到一个月,回到七里堡的时候,就看到路边儿,又多了很多竹楼。

七里堡和龙州之间的新城,大量的房屋和围墙也建设起来。

刚刚进入七里堡,李平安就遇到了公孙县令和几个镇长。

李平安还没来得及下马,就看到公孙县令朝他行了一个大礼。

几个镇长也是一样。

“公孙兄,你这是做什么?”

李平安赶紧跳下战马还礼,“您是一县的县尊,他们是一镇的镇长,不需要处置公务么,跑到我这里来拜我做什么?”

“现在谁不知道李刺史您推广咸菜,给百姓又解决了天大的麻烦。我这不是自己拜您,是替百姓拜的。”

李平安公孙县令说完,脸上虽然没有多余的表情。

心里还是挺爽的。

毕竟钱让自己赚了,还被那么多人认可。

但是第一次被县令带着那么多镇长行此大礼,搞的自己像是定南州的刺史一样,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道,“我就是尽我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对了,公孙兄,最近没有袁县令他们那边儿的消息,听说是被大军封锁了,他们那边儿近况如何?”

李平安一直颇为担心袁县令他们那边儿的疫情。

虽然外界盛传他医术无双,其实自己什么本事,他很清楚。

能够告诉袁县令的东西实在是有限,同时也只是尽可能的提供一些物资上的帮助,其他的就没啥了。

“袁县令那边儿的疫情啊.......”公孙县令叹了一口气,“算是稳住了吧。”

“什么叫做稳住了?”李平安疑惑道。

“袁县令在您这边儿得到了指点之后,立刻折返,开始救灾,同时各县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的进入,现在他们县已经很少有新增的病人了。”公孙县令说道,“但是只要染上疾病的病人,将近八成都死了.....”

“还有就是州刺史下了死命令,一个人都不许出来,一个人也不许进去,导致他们县因为其他原因死亡的人数也不少。”

李平安闻言,不由得也长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