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是大家的!(1 / 2)

个人的意志不能代表群体的思想,文明的最后发展方向会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但绝不是人多就可以解决一切矛盾的。

带她们参观农场只是告诉她们科技才是真正需要发展的核心力量。

“老李,那你认为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小唐若有所悟的问道。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需求,有了面包,就想要个伴侣,有了房子,就想要家具电器,有了大家都拥有的东西,就想要别人也没有的东西。欲望是无止境的,正是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和贪婪,引发了社会的进步,我懒,不想走路,于是就有了车子,我挑不动这副担子,于是就有了机械手臂,自己既能轻松,又能完成更多的工作。未来是个矛盾体,这个农场只需要五十名工人,却可以养活五百个人,科技越发达,需要的人就越少,这就形成了一个危机。不断有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就得不到报酬,物资供应越来越足,但没什么人买得起,多余的牛奶一旦免费供应,市场上的牛奶就一文不值,商店里的牛奶就将无人问津。人民没有购买力,商品又不能打折销售,那就只好让工人下岗,让更多的人失业。你们说这叫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的观点你们都知道,但是这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地球这么大,谁来统一管理?你赞同的我反对,我赞同的你反对,因为涉及到了利益交换。五美分一天的活没人干,五十美元一天呢?五百美元一天呢?你不干别人还巴不得你腾出位置呢。而我们内地,争的就不是票子和房子,而是权利和待遇。人人都说当官好,为什么好?一个排长能拿五十二元,一个四级工和他拿的钱差不多,人不分贵贱,但工作是有贵贱的,我这里的五十名员工,谁愿意拿着同样的钱去当掏粪工人?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办公,和顶着烈日在野外劳作谁更辛苦?站着说话不腰疼!科技在发展,地球在逐渐变小,今天我们在老美,明天我们就到了亚洲,我们在家睡一觉,后天到非洲,甚至我们在一天时间内就能做到环游地球。如果把整个世界当成一个大循环,我们的产品买到全世界,然后在全世界购买我们想要的商品,这种经济循环模式我把它叫做经济大循环。而我们内地物资循环的过程我叫它经济内循环。在大循环里我们的产品必须是全球最好的,这样才能被别的国家所接纳,不要想着单纯的出口而不进口,金钱的作用在于流通。我们现在连最简单的经济内循环都没做好,买卖商品还必须要票据,你们觉得这解决了经济危机吗?它满足了人们对物资的正常需求吗?”

“可是这样确实没有经济危机了呀!”

“呵呵,物资欠缺难道就不是经济危机?全球这么多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民众为什么不造反?不就是相对而言觉得生活幸福么?你们高官得座骏马得骑,你们会造反吗?我的农场里工人不知道我在剥削他们吗?你们去策反他们一下试试,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就知道了。明天带你们去印尼看看,后天送你们回四九城。我就不回去了,万一把我打成什么什么份子,剃个阴阳头,再拉到广场上挂个牌子,我敢肯定我受不了这样的屈辱。”

夜晚的篝火晚会,烤全牛、烤全羊都上了。小王和小唐也分别问了一些农场的工人们一些问题,工人的回答也很简单:“老板不赚钱?我们让老板提供免费的土地?我们自己耕种?你可别逗我了!我之前就是农场主,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活儿,挣的钱也不多,还不如把地卖给他们,自己在这里打工呢!你别不信,我给你算算成本你就知道了......”

没有哪个人是傻缺,一亩地能种多少粮食,能出多少收益都是有数的,一台机器在农闲的时候需要保养和维护,在农忙的时候能耕种多少亩土地也是有数的,一切都需要一个最佳值才能有最大化的收益,除非不计成本。当然,不是每个农场主都会计算得这么清楚,农业也要靠天时,但收益最大化才是每个人的追求目标。

被农场的工人上了一课,两女的内心并不平静,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在农场里全面覆盖,工资也是可以协商的,有多大本事拿多少钱,一家人还有旅行基金,世界各地都可以去,关键还是带薪休假,这还是资本主义么?

“你们都是红色国家的吧?你们的福利待遇应该比我们好很多,人人都平均拿钱是吗?”一个满身酒气的工人喝着啤酒问道。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