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这份忐忑与期待,杨毅来到了别墅客厅内,深吸一口气后,缓缓而入。
杨毅进入客厅内,只见里面站着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官员,神态干练,眉眼间透着一股精明。
见到杨毅,官员立刻满脸堆笑,疾步上前,热情地打起招呼:“哎呀呀,久仰杨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英姿不凡呐!真没想到,在这偏远之地,竟出了将军您这样的豪杰!”
杨毅赶忙拱手还礼,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回应道:“大人过誉了,杨某不过是尽了些微薄之力,吐蕃大军来此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只想保一方百姓安宁罢了,实在当不起大人如此夸赞。”
说罢,杨毅侧身邀请钦差大人落座,下人赶忙端上茶水。
钦差大人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继续赞叹道:“杨将军此番搅乱吐蕃大军后方,并且刚刚又大破吐蕃援军数万,战绩辉煌,实乃我朝之幸,百姓之福啊!这等丰功伟绩,传遍朝野,无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杨毅笑着谢道:“这都多亏了麾下将士们奋勇杀敌,齐心协力,方能取得此等战果,杨某只是略尽统帅之责。大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想必身负重要使命,还望大人明示。”
钦差大人放下茶杯,眼神中闪过一丝神秘,笑着说道:“杨将军果然快人快语。此次前来,自然是带着皇上的旨意,不过在宣读旨意之前,本官还是忍不住要多夸赞将军几句,您实在是我朝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啊!”
钦差大人说完便神色一正,缓缓起身。他从袖中郑重地掏出明黄色的圣旨,双手展开,脸上满是庄重肃穆之色。
杨毅看到这一幕,却并没有立刻跪地接旨的意思,只是微微皱了皱眉,站起身后微微躬身。
一旁的李一文见状,顿时大惊失色,心中暗叫不好。他赶忙趋步上前,压低声音,焦急地劝道:“大帅,这可是圣旨啊,要跪下接旨!”
杨毅微微错愕,心中思绪如电般闪过。他心想,自己在这偏远之地,凭借着一腔热血和麾下将士的拼死奋战,保境安民,立下赫赫战功。
但朝廷如今突然降下圣旨,且不知旨意内容究竟是福是祸,就这样贸然跪地接旨,似乎有些不妥。
而且,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历经艰辛,好不容易建立起如今的威望与势力,以后还要造反,今日若就这样轻易下跪,会不会在下属和当地百姓心中,削弱自己的地位与影响力?
然而,理智又告诉他,如今自己还不宜和朝廷撕破脸,毕竟违抗圣旨乃是大不敬之罪,弄不好会给追随自己的将士们和当地百姓带来灾祸。
一时间,杨毅心中天人交战,神色变幻不定。
钦差大人见杨毅久久未下跪,脸上闪过丝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清了清嗓子说道:“杨毅,这圣旨乃皇上金口玉言,代表着圣上的旨意,还望将军莫要耽搁,速速接旨。”
旁边的李义文此时急得额头冷汗直冒,又小声催促道:“大帅,不可意气用事啊,先接了旨再做打算!”
杨毅深吸一口气,权衡利弊之后,缓缓单膝跪地,心中暗自警惕,不知这圣旨之中,究竟藏着怎样的变数。
钦差大人见此情形,心中顿时涌起一阵不悦。
在他看来,面对圣旨,理应双膝跪地,行最恭敬之礼,杨毅此举,虽未公然抗旨,却也显得有些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