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怀着各自的忧虑,相顾无言沉默几分钟,郎燕觉得自己在张晨钰面前陷入思考,显得自己有些呆,索性,状似无意地提起其他的话题:
“女士,你有听说过菲利普实验吗?”
“菲利普实验?抱歉,对于社会艺术实验我倒是知道一些,我的大学专业不是心理学领域。”
张晨钰挠了挠头,郎燕继续说了下去:
“没事,这是一个加拿大的秘密社会实验——菲利普实验是由加拿大多伦多精神研究学会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施的,目的是了解虚构的历史人物是否可以通过参与者专注的努力死而复生。”
“他们给这个人物取名为菲利普,并赋予其个性和完整的背景,甚至为了让他看上去更加真实,还绘制了一幅肖像画。多伦多精神研究学会的八人研究小组还熟记虚构人物的传记,研究菲利普活着时的一切活动。”
“这个研究小组的努力在最初的几个月毫无成果,直到1973年,招魂实验出现了转机,研究小组所幻想的菲利普开始与研究人员交流,不断敲击桌子,在随后的几个月,研究小组发现,当他们提问问题,用敲一下代表是,敲两下代表否时,他们确实可以同自己的灵魂进行交流。”
……
郎燕停止了叙述,他看得见张晨钰的脸上写满了求知的激动。
“这、这不就是魔都认知污染现象的微缩版吗!那个菲利普与龙魂、魂体场一样都是被制造出来的化身吧!实验的结果怎么样?”
郎燕微微一笑,没有继续卖关子:
“菲利普实验结局挺出人意料的,不知是出于无法认同唯心在唯物之上的理念还是出于超常的恐惧,再或者,本就是实验的一环,研究小组的一名成员打破事先的约定,大声对菲利普的问题作出了这样的回答:菲利普,你是我们造出来的,你知道这一点。”
“随后,所有与菲利普的沟通都停止了,一旦有人否认“菲利普”是真实的,那么他就不复存在了,就像是一个变大的肥皂泡,越小越稳定,当它膨胀到极限时,轻轻一戳便消失了。”
“事后过了几年,受某种因素影响,这个项目被重启,实验对象依旧是菲利普,可惜的是,实验结果并没有流露出来,没人知道菲利普还有没有再次复生。”
……
故事结尾不知人物生死的留白,令人唏嘘抱怨的同时,又存在着引人遐想的延伸。
张晨钰没有追问菲利普实验的结局与真假,而是深究另一个故事的核心:
“郎燕,魔都的认知污染现象是由大量的认知群体作为支撑的,因此,我认为魔都化身们的存在十分稳固,而菲利普化身由研究小组的八个人组成,他们本就主观意识上知道菲利普是虚构人物,这才导致了戳穿真相后,菲利普化身很容易消失的原因,但……那时认知污染现象并不算真正形成吧,认知污染现象的确需要大量的认知群体才能触发与支撑,那你觉得菲利普实验中的研究小组为何能看见菲利普?”
“您有听说过二联性精神病吗?”
面对郎燕的反问,张晨钰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缺乏心理学常识,您就别难为我了,郎医生。”
郎燕指着张晨钰与自己的脑门道:
“二联性精神病,又称为共享型精神障碍,该精神疾病为一个妄想症的患者,将妄想的信念传递与影响到另一个人,进而导致同样的症状也可传达至三人、四人,甚至更多,而主导妄念的最初参与者在传播妄想的期间,同样会被另一名或数名患有精神病的人影响。彼此的妄想内容互相影响,以致他们的妄念变得非常相似。”
“二联性精神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当有关的两个或以上的人对社会隔离,与其他人交往互动很少,或者,同时处于物理隔离与信息茧房时,这种综合症的发病最为容易。这与魔都的认知污染现象与化身们有相通的因素,菲利普实验中研究小组的成员们,很有可能是在形成某种内部封闭的社交环境时,患上了二联性精神病,以至于看到相同的化身。”
“阿瓦隆公司并没有准确的实验数据证明认知污染现象具体需要多少人才能触发,但想要形成被少数人看到的单个化身,只需要将一人的妄想进行传播就足够了,搞不好,阿赖耶很有可能就是一种人类群体对神这一概念长久以来共同妄想的群体化身,就如同人类不同于其他野生动物,天生畏惧同类尸体化作的骷髅一样,古代的人类在经历多次认知污染现象的自然筛选后,让祂的存在于基因中形成,每当认知污染现象触发时,阿赖耶就会被激活,为认知污染现象中的人类提供保护。”
……
郎燕的个人推测在理论上,为阿赖耶存在形式的物质基础作出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