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24个月的宝宝,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有了更强烈的好奇心,每天可以安排5 - 15分钟的时间,让宝宝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一些简单、色彩鲜艳的儿童节目,如《天线宝宝》等。但要注意观看的距离,保持在1.5米以上,避免宝宝近距离接触屏幕。同时,家长要积极与宝宝互动,引导他们理解节目内容。
24 - 36个月的宝宝,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可以适当延长使用时间,但每天也不宜超过30分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App,如拼图、识字、数学启蒙等,让宝宝在游戏中学习。但要注意控制使用频率,避免宝宝沉迷其中。
除了时间限制,家长还可以设定使用电子设备的特定场景。比如,在宝宝完成一项任务,如帮忙收拾玩具、认真吃饭后,作为奖励,让他们使用一会儿电子设备。这样既能让宝宝明白只有表现好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又能避免他们对电子设备产生过度依赖。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积极引导宝宝参与丰富多彩的现实活动,让这些活动成为宝宝童年的主旋律。
带宝宝去户外,是让他们亲近大自然、感受世界的好方式。在公园里,宝宝可以奔跑、玩耍,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阳光的温暖和微风的轻抚。他们可以观察花朵的绽放、蝴蝶的飞舞、鸟儿的歌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培养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沙滩上,宝宝可以用沙子堆砌城堡,感受沙子的细腻质感,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和创造力。
亲子游戏也是促进宝宝成长的重要途径。一起玩搭积木,宝宝可以发挥想象力,搭建出高楼大厦、城堡、小动物等各种造型,在这个过程中,锻炼空间思维能力和手部协调能力。一起画画,用五彩的画笔在纸上描绘出心中的世界,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宝宝可能会画一个大大的太阳,周围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和可爱的小动物,通过绘画,他们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宝宝可以扮演医生、警察、厨师等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职业的乐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鼓励宝宝进行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活动,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给宝宝准备一些简单的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让他们尝试制作一些小物件,如纸飞机、小船、花朵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需要动手操作,思考如何完成作品,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分享一个成功引导宝宝适度使用电子设备的案例。
小美是个3岁的小女孩,之前她特别喜欢玩手机游戏,一拿到手机就玩个不停,对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小美的妈妈意识到这样下去对小美的成长不利,于是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妈妈和小美一起制定了使用手机的规则,每天只能在晚饭后玩15分钟手机游戏。然后,妈妈为小美准备了各种有趣的玩具和书籍,鼓励她多参与现实活动。周末,妈妈会带小美去公园、动物园、科技馆等地方游玩,让她感受大自然和科学的魅力。在家里,妈妈经常和小美一起玩亲子游戏,如搭积木、画画、讲故事等。一段时间后,小美逐渐减少了对手机的依赖,变得更加活泼开朗,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珍贵的0 - 3岁时光里,家长要以爱为基石,用智慧作引导,帮助宝宝适度使用电子设备。让宝宝在真实而精彩的世界中茁壮成长,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留下一段段美好的回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守护宝宝的童年,让他们在快乐中探索,在成长中进步,迎接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