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郊,有一座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小镇,名叫清平镇。
镇中心有一个巴掌大的网吧,门口立着一块摇摇欲坠的招牌,上面“飞越网吧”四个大字掉了俩,变成了“飞 吧”,跟闹鬼似的。
网吧里光线昏暗,电脑屏幕散发着幽光,键盘上的按键掉得七零八落,像掉光牙的老头。
就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拉开了帷幕。
15岁的李乐就住在清平镇,他身形瘦小,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像鸟窝,眼睛却像两颗亮晶晶的黑葡萄。
李乐家穷得叮当响,父亲在工地搬砖,母亲给人做钟点工,一家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小屋里,连转个身都费劲。
虽说家境贫寒,但李乐对计算机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和天赋。
有一次,学校组织计算机兴趣小组,李乐兴奋地报了名。
可当他走进计算机教室,看到那些崭新的电脑时,自卑感油然而生。
其他同学都穿着光鲜亮丽,操作起电脑来熟练自如,而他连鼠标都握得不太顺手。
尽管如此,李乐并没有退缩,他利用课余时间,偷偷跑到学校机房练习,常常学到深夜。
一天,李乐在网上闲逛时,偶然看到一则全国青少年网络安全竞赛的通知。
一等奖不仅有丰厚的奖金,还能获得一台最新款的电脑。
李乐眼睛放光,他太需要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了,这不仅能帮他提升技术,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可当他看到参赛要求时,心又凉了半截。
比赛需要掌握高级编程语言和网络安全知识,这些对李乐来说,就像遥不可及的山峰。
但李乐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他跑到镇图书馆,借了一堆计算机专业书籍,没日没夜地啃。
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厚着脸皮去问学校的计算机老师。
老师被他的执着打动,不仅耐心解答,还借给他一些专业资料。
为了能参加比赛,李乐还想出了一个奇葩的办法——去网吧蹭网学习。
他每天放学后,就像一阵风似的冲进“飞 吧”。
网吧老板王大胖是个光头,满脸横肉,活像电视剧里的反派。
一开始,王大胖对李乐严防死守,生怕他蹭网不消费。
李乐灵机一动,从家里带来母亲做的辣椒酱,送给王大胖。
王大胖尝了一口,辣得满脸通红,却竖起大拇指:“够味!行,以后你每天来蹭俩小时网,就当交保护费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乐的技术突飞猛进。
比赛那天,李乐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背着破旧的书包,踏上了前往省城的长途汽车。
车上,他紧张得手心直冒汗,不停地在脑海里复习知识。
到了赛场,李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参赛选手们个个西装革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身边还有家长和教练陪着。
再看看自己,寒酸得像个小乞丐。
就在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高个子男生走过来,上下打量李乐,阴阳怪气地说:“哟,哪来的小叫花子,是不是走错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