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牵引龙气,大能交手(1 / 2)

西南天穹。

垂暮之气凝聚成一轮残阳。

玄明双目微眯,仔细观察才发现那是一颗龙珠。

一条鳞片落尽的癍秃老龙张口吐出龙珠,龙珠上遍布裂痕。

他耳畔隐约听到咔嚓声响。

短短数息,龙珠破碎。

部分碎片归还天地。

部分碎片融入大玄。

老龙发出一声苍老不甘的龙吟,在西南苍穹盘旋几圈,黯然落泪,轰然陨落。

跟龙珠一样结局。

玄明心有所感,手中多了一块玉佩,只有巴掌大,通体剔透,犹如琉璃。

这是一块龙骨。

昔日,苍龙山龙脉被污。

他为其数次驱逐血煞。

在黄龙破阵前得到三次馈赠。

第一次是逆鳞。

其后两次是蕴含土之精华的龙骨。

一块用来凝练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一块则被他随身携带温养。

本想日后有机会凝练出后土地祇,想不到会在此时生变。

张开道域,遮掩视线,阻拦窥伺,玄明祭出龙骨,输入法力,尝试牵引龙气。

没想到竟真有一缕龙气飞来。

惊喜之余,他脑海灵光一闪,唤出中央黄极黄角大仙法身,同样尝试牵引。

此神由一截龙脉凝聚而成。

又在黄龙陨落时得到造化。

跟苍龙山龙脉关系更深。

果真又有龙气被牵引而来。

不过,接引两道龙气后,他陡然心惊肉跳,如坠冰窟,仿佛被某种恐怖存在盯上,当机立断地结束牵引。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手中龙骨收入太极天,又收起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再调动混元道域入太极天,共同掩盖龙骨,直到此时,那股窥伺感才消失。

仿佛有一道视线从他身上扫过,一闪而逝,等那种大难临头的惊悸感消失,玄明才真正放松,吐出一口浊气。

回想刚才那种感觉不寒而栗之感,他记忆犹新之余,抚须沉思。

三花聚顶大修都没给他这么大压力,这道视线的主人无疑是一位大能。

联想到自己方才举动,答案呼之欲出,出手者极可能是大玄背后那尊大能。

幸亏《黄庭经》有扰乱与屏蔽天机之能,否则他这次凶多吉少。

这也算是玄明研究心得之一。

虽差点儿命悬一线,但富贵险中求,他没白冒险。

神念落入太极天,玄明仔细打量手中龙骨,龙气数量稀少,别说凝聚一条小龙,连蛟蛇都够呛,可他不嫌少。

本就是意外收获。

且这龙气曾汇聚山河社稷、亿万生灵与众神武者、宗派世家等信念,质量较高。

一缕便胜过寻常龙气百缕。

若能再获得两缕朝气蓬勃的龙气,他便可以此为媒介,凝聚出紫薇法相。

甚至为凝聚玉皇法相提前准备。

稳妥起见,玄明依旧将龙骨放在太极天中,也没有马上放出黄角大仙。

再望西南苍穹。

他有些期待新皇登基。

———

这般想着,玄明思维发散。

蓦然想起一事,面色转瞬泛黑。

刚才那异象分明是神朝之主驾崩景象,且中间并无新主登基气象。

就算是夺嫡争龙,暂时神朝无主,有大能维持大局,一个月也该是极限了。

可率先出现的非新皇登基景象,而是老皇殡天景象,如此说来,难道麋鹿妖君昔日所言为真!!!

倘若这是事实。

那这老皇主可是坑了自家后辈。

看似老谋深算,运筹帷幄,实际上年老昏聩,走了一步臭棋。

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世上蠢人很多,可聪明人更多。

有些事回过神来,仔细揣摩与深思,就能看出端倪,甚至猜出部分真相。

何况,有些事对高层来说不是秘密,也瞒不过去,他们不说,不代表不懂。

九皋帝君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否则,她为何不反驳妖君?

又为何道了句本君惭愧?

恐怕是在表达不满。

一个月前那场驾崩天象,或许是老皇主请动了大玄神朝背后那位大能相助。

才能瞒天过海,以假乱真。

当然,这些只是推测,真相究竟如何,需要调查与验证。

镇北候对此事很上心。

域外妖族以及其他对大玄神朝虎视眈眈的势力也会出力。

或许那位三代柳仙也知晓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