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细测量了土地的尺寸,结合脑海中别墅的样式,绘制出了初步的设计图。庇护所将分为两层,一楼设有客厅、厨房和卫生间,二楼则作为卧室和储物间。为了让它更具别墅风格,我还设计了一个宽敞的阳台,既能欣赏周边的美景,又能享受阳光的沐浴。
设计图完成后,收集建筑材料成为了首要任务。我带上斧头,走进身后的树林,挑选那些笔直粗壮的树木。砍伐树木并非易事,每一下挥动斧头,都震得手臂发麻。但我没有放弃,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木材。接着,我又前往溪边,挑选大小合适的石头,用于建造房屋的地基和墙壁。这些石头又重又沉,我只能一块一块地搬运,每一趟都累得气喘吁吁。
材料准备就绪,建造工作正式开始。首先是搭建地基,我用石头在选定的位置堆砌出房屋的轮廓,再用泥土将石头缝隙填满,确保地基的稳固。随后,开始搭建房屋的框架,我将木材按照设计图的要求,一根一根地拼接起来,用铁钉固定。在搭建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工具,很多时候都需要反复调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框架搭建完成后,便是安装墙壁和屋顶。我将切割好的木板固定在框架上,作为房屋的墙壁。为了增强房屋的保暖性,我还在墙壁中间填充了干草。屋顶则采用了三角形的设计,我将木板倾斜着固定在框架上,再铺上一层防水油布,防止雨水渗漏。
房屋主体完工后,内部装修成为了新的挑战。我用砂纸将墙壁和地板打磨光滑,使其看起来更加平整。接着,我开始布置客厅,用树枝和藤蔓编织了桌椅,又用兽皮制作了坐垫,让客厅看起来既舒适又温馨。厨房则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灶台,用石头堆砌而成,上方还安装了一个烟囱,确保炊烟能够顺利排出。
卫生间的建造颇费周折,我在房屋后方挖了一个深坑,作为化粪池。然后用木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厕所,并在周围设置了遮挡物,保证隐私。为了解决用水问题,我在屋顶安装了一个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引入水桶中,经过沉淀和过滤后,用于日常生活。
二楼的卧室布置得简单而舒适,我用木材搭建了一张床,铺上柔软的干草和兽皮,让人能够安然入睡。在床边,我还摆放了一个用树干制作的床头柜,用来放置物品。储物间则安装了几个木架,方便存放工具和杂物。
为了让庇护所更具别墅风格,我还在房屋周围进行了绿化。我在房屋前种植了一些鲜花和灌木,让整个庇护所充满生机。又在阳台周围搭建了一个葡萄架,种上了葡萄藤,待到来年夏天,便能在葡萄架下乘凉、品尝葡萄。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庇护所终于完工。站在山坡上,看着这座亲手建造的别墅风格庇护所,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更是我在这片荒野中努力奋斗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