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阎家老二结婚
听说舅舅帮自己找了个工作,李平静迫不及待的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丈夫、婆婆,让周胜帮着她将工作关系转到了百货大楼那边。
饭店、街道、商业局几方都没有阻拦,让她们轻轻松松的将关系转走了。
在上级没有对李平静工作做出安排之前她自己先找好了退路,顺利到百货大楼去上班了。
那边离家比较远。
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去上班,中午在单位食堂吃一顿饭,辛苦不说,还没有以前的工资多,关键是以前离家近了可以照顾两个孩子,现在却是要把照顾儿女的责任交到赵氏手里了。
赵氏要负责看着孙子,中午还要给孙子、孙女做一顿饭。
李平静虽然有些不放心婆婆能不能照顾好两个孩子但也没办法。
本来李平静还觉得自己的新工作不错,可没几天的功夫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原来。
经过整改以后,很多原来在饭店工作的公方经理、会计都被调进了妇联、商业局、工会等部门,虽然不是公方经理了,但依旧算是个干部身份,工资还不低,未来可期。
李平静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心里自然是不舒服,不但痛恨饭店没有挽留自己,街道上没有提前给自己透口风,甚至对舅舅徐年达也很不满意。
徐年达给她找的工作太差劲儿,根本比不上那些原先和自己一样是饭店公方经理的人。
人家都能在妇联、商业局工作,就算是当个跑腿的也比自己强啊!
凭什么自己就只能到百货大楼卖布
她和周胜商量着自己是不是该找找人调动调动工作,没准儿她还能找一个更好的。
周胜却是摇摇头劝她别折腾了。
徐家和李家要是能帮她找到更好的工作肯定早就帮她找了。
他们帮不了忙。
凭周家或者是李平静自己就能找个更好的工作
怕是不可能吧
有工作就行。
要是三心二意,没准儿到最后还不一定有工作做,那样不是更惨
听了丈夫的话李平静果然不再多想。
口粮指标减少以后马婶是不够吃的,不过,她依旧会时不时的做一点儿好吃的给李业兄弟送过去。
因为李家人在医院家属院小院儿这边住,马婶经常要走路过来。
冬天是如此。
过年以后也是如此。
李平安很是感激。
他经常让徐氏、秦淮茹送一些粮食给马婶。
当然。
送给她的大多都是粗粮。
米面也有不过很少。
马婶也没说什么,大多都收下了。
可能是年纪大了吃粗粮消化不了,时间长了马婶竟然生病了。
腹胀疼痛,得食更甚。
吐泻后则舒,嗳腐吞酸,厌食,恶心呕吐,吐出物臭秽,泄泻或大便不爽,泻出物臭如败卵。
马婶到六院找李平安看病。
询问过情况之后李平安又看了看她的舌苔。
舌苔厚腻。
舌苔黏腻、厚重,可能是饮食过于油腻等生理因素导致,也可能是积食、脾胃虚弱、痰湿等病理因素导致。
从脉象上看。
马婶脉滑、实。
脉滑是中医诊脉的一种脉象,说明患者的脉象圆滑,像珠子在玉盘中滚动。
从中医角度讲,脉滑可能与痰湿、积食有关。
患者可能会出现痰多、颜色稀白、咳嗽等症状,以及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
如果是适龄女性出现脉滑的情况,并且身体健康,伴有停经的症状,一般可能是怀孕的表现。
脉实通常指脉搏强劲有力,可能是体内有实邪或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脉实多见于外感风寒、食积停滞等实证。
这些情况下,正气与病邪相抗争,导致气血运行加速,从而出现脉实的情况。
伴随脉实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发热、口渴、头痛、胸闷、腹胀满等。
其中,发热是因为热邪入里,气血郁滞而不能宣泄;
口渴是由于邪热伤津液;头痛是由风邪上扰清窍所致;
胸闷则因为痰浊内阻,气机不畅;
腹胀满则是因食积停滞,脾胃运化失常。
经过简单的诊断,李平安判定马婶可能是食滞胃肠引起的腹泻。
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饮食停滞出现拉肚子,也就是西医上所说的消化不良。
这时候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治疗,可以选用保和丸。
保和丸为消食剂,具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效。
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当时已经有这种中成药了。
李平安帮她开了方子,让她拿着药方到药房抓药。
他很清楚。
马婶这个并是因为吃了太多的粗粮所致,要是不解决问题怕是治标不治本。
早晚。
脾胃等器官是要出现问题的。
下班回家以后李平安交代徐氏和秦淮茹说以后要多给马婶送一些细粮,她吃粗粮太多了怕是会出问题。
又过了没几天。
秦淮茹到马婶家送粮食的时候只给了大米、小米和面粉。
马婶特意留秦淮茹在家里吃了一顿饭。
吃饭的时候和秦淮茹说了自己的身份。
马婶曾经是前清宫里的宫女,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出宫了,后来在一个大户人家家里当过一段时间的佣人,最后在南锣鼓巷这边买了个小院儿安定下来。
在宫里待过,还在大户人家干过活儿,怪不得只能吃细粮不能吃粗粮。
秦淮茹默默记下来,回家以后和李平安说了马婶的事情,李平安说道:“以后你就多给她送一些大米、白面,咱们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吧!”
秦淮茹重重的点了点头,又叹息了一声。
和马婶得同样疾病的老人可不少,同样的药物药房卖出去不知道多少。
她们帮了马婶。
其他老人可就没办法帮了。
李平安知道。
父母、岳父、岳母的年纪也不小了,他们身体虽然比马婶好一些,但总归是不能整天吃粗粮的。
夫妻两个又和徐氏打了招呼,说是家里以后尽量少吃一点儿粗粮,多吃一些细粮。
这才刚刚进入困难时期。
日子还长着呢。
要是不注意保护家人,以后可能会出意外。
李平安可不想看着身边亲人的身体慢慢的、一点儿一点儿的垮下去。
反证李家又不缺细粮,多吃一些米面又如何
其实。
吃的差了,不仅是老年人会出问题,年轻人也会出问题。
同样。
贾东旭也开始腹泻了,到扎钢厂医务室看病的时候李林、姜山认为是脾胃气血功能不足,也就是脾虚出现拉肚子。这时候用健脾止泻的方法治疗,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
中医认为脾跟胃同居中焦,为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接受容纳),脾主运化(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食物精微和水液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脾胃的关系为脾为胃行其津液,两者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及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
脾主升、胃主降。
脾主升,能将水谷精微上输到心肺,胃主降,将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形成食糜)过的水谷下移。
如果脾气不升而反下陷,就会发生泄泻或脱肛等症,胃气不降而反上逆,就会发生恶心,呕吐,呃逆(打嗝)等症。
由于脾和胃在生理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所以病变也常相互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作用,而见纳呆(没有食欲,食量减少),呕恶,腹胀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也要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作用,而见腹胀,泄泻等症。
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贾东旭和马婶虽然在病症上有些相似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病,中医治疗方法各异,并不能异病同治。
李平安回家吃饭的时候父亲和他分享了这个病例,还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贾东旭的父亲老贾就是胃肠不好,死于胃穿孔,现在贾东旭也同样出现了脾胃虚弱的现象,这就不得不引起警惕了。
要是贾家人或者贾东旭自己都不注重保护自己,以后万一病情加重走上父亲老贾的老路就糟糕了。“咱们知道,他们贾家就不知道这种情况甚至,我想贾东旭自己也应该清楚他是因为吃的太差才出了毛病的,要怎么调养自己身体他不清楚”李平安知道父亲的意思,但依旧是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情不需要咱们提醒,贾家应该很清楚,如果要想调理好贾东旭的身体就必须让他多吃一点儿好东西!”
“这事儿用不着咱们操心!”徐氏说道:“你要是多说话,在贾家人面前提起老贾的话我怕他们心里不是滋味儿,说不定还会记恨你!”
李林思索片刻终于还是点了点头说道:“你放心吧,我是不会多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