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航南极圈(L)~达恩利角与布耶克半岛
由于处于南极夏季的极昼期间,经过一昼夜的海上持续不断地航行。十二月二号早上四点二十一分,中国南极科考船“东方红极地十号”来到了距离达思利角六千八百米处附近的国际公海海域。
丽日垂空,东边呈现出一片祥瑞梦幻般的玫橙红色,艳艳红光映蓝海,浮光祥瑞辉万千。远处的冰川和千奇百怪的雪层冰洞在灿灿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呈现出那种别具一格的深蓝色梦幻色彩,亿万年的蓝冰映射着耀眼的锥光来,绚亮了周围所有的一切。远观四周海洋,深蓝中有洁白,洁白有浮动的冰山冰原在深海地缓缓飘浮移动,两者交相映衬交相依托,更凸显出南极地区浩浩冰海上那种独特的极地严寒氛围和恶劣的自然环境。
早起的中国科考队长潜龙依旧是习惯性地洗漱好之后,迈步在科考船舶上四处转转,看看夜班值班科考队员们所获取的一些沿途科考信息数据。
金黄的丽日渐渐上移,海鸟翔空,沐浴着梦幻的橙红色彩,舞动着斑斓的彩光,尽情欢歌啁啾着南极这难以描绘的神奇壮观雄阔的海上自然之美。
深海浩浩,冰浮重重,航船穿行在这片茫茫海道中,“东方红极地十号”科考船上功能强大的激光束破冰器中激光源所到之处,冰消路开,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浮冰之下的深海中,隐身智慧机器人群簇拥着深潜无人航船艇遨游在海中,四处探寻着这一路上海洋中所隐藏着的海洋秘密。
太阳高悬空,极昼呈祥光。
深海笼浮冰,船行万里浪。
六点半到七点,正是科考船上的早饭时间,潜龙在巡查完各部门小组夜班人员收集到的科考数据信息后,来到了温暖舒适宽敞明亮的餐舱室里,一些早班队员也来到餐厅正在自主地挑选着各自喜欢吃的早饭,他(她)们看到队长潜龙进来后,都立刻打着招呼:
“早啊,沈队长,又检查完工作了。”
“沈队长早上好啊!”
…
“早啊!小杨。…”
“早上好啊!小张。”
潜龙一一点头含笑,回应着他(她)们。
不一会,来吃早饭的人们越聚越多,整个饭厅里立刻变得热闹起来了,人多气氛热,相互坐在一块吃饭的队员彼此都边吃边轻声交谈着什么,大家都喜笑颜开愉快地享用品味着香甜可口的美味早饭。
船航深海,湛蓝无际浮冰阵阵,巨大的冰山在海洋中时时可见。明阳高升,灿烁温暖,远方一些岛屿上巨大屹耸的冰川正闪耀着奇幻眩目的光芒来。
此时的南极圈内,正处于南半球的盛夏时节,一天二十四小时,阳光充沛,光照充足,海上风光无限旖美。
南极的极昼现象是指在南极圈内,太阳连续24小时不落山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南半球的夏季。南极极昼的开始时间通常是从每年的9月24日开始的,而结束时间是一直会持续到次年的3月20日。极昼总时长大约持续6个月,大约有180天。
南极极昼现象的地理与纬度分布主要出现在南极圈(南纬66度34分)以内的地区。在南极点,极昼持续的时间最长,几乎达到半年(约6个月)。在南极圈附近,极昼的持续时间会因为纬度不同而有所变化。越接近南极点,极昼时间越长。
极昼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和公转轨道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地球南半球朝向太阳时,南极圈内的太阳始终位于地平线以上,从而导致出现极昼现象。
南极极昼期间的特点是全天光照,在极昼期间,南极圈内24小时都有阳光,天空始终明亮,不会出现夜晚。此外,还会出现梦幻景象,极昼期间,阳光角度比较低,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天空呈现出美丽的橙红色调,形成“午夜太阳”的景象。另外,还存在着与极昼相关的其他现象。极昼期间虽然难以看到极光,但极光是南极冬季(极夜期间)的典型自然现象,通常出现在3月22日至9月22日之间。
总之,南极的极昼从每年9月24日开始,持续到次年3月20日,总时长大约为180天。这是由地球自转轴倾斜和公转轨道共同作用形成的自然现象,为南极地区带来了独特的全天光照和视觉奇观。
极昼现象的存在,非常有利于科考队在南极夏季时节持续进行长距离的海上科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