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老朱立遗诏(2 / 2)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后代必然超过前人,世间哪有什么可以维持千年的法令或者百年的政体呀?”

朱元璋的话,响彻乾清宫。

不管是朱标,还是站在一旁的几位内阁大学士们,都明白皇帝即将作出重大决定。

众人纷纷准备聆听。

“刘建安。”

“奴婢在。”

内宫大总管刘建安迈步上前,缓缓走进众人的视线。

朱元璋手按桌案,神情严肃。

“准备朱笔跟圣旨。”

“我需立下诏书。”

话音落下,乾清宫中仿佛响起了一声巨响。

砰地一声。

朱标与任亨泰等人,一同跪倒在地,脸上写满了惊讶。

“父皇,此举万不可行。”

“陛下正值壮年,身体康健,国家兴盛,此时谈及身后事实在过早。一旦诏书下达,恐会影响陛下声誉,微臣斗胆请求撤销此想法。”

任亨泰心中如波涛翻涌。

不论是从眼见洪武新政渐现成果,还是基于皇上本人依旧硬朗的体态来看,此刻提及设立诏书,总让人感到不安。

不仅自己心存忧虑,更是担心如果这道命令真的执行并且公布于众之后,整个朝野乃至民间又将如何反应呢?

但朱元璋心意已决。

他眉头紧锁:“还不快把东西取来。”

面对皇上的要求,尽管满心悲戚,刘建安却无法拒绝,只好边走边回头地去拿。

朱元璋转而看向任亨泰,“你文采斐然,在书法上也有极深造诣。此次咱的诏书得拜托给你书写,让它永久留存在宫中,并让天下百姓及后世子孙知晓咱的心意。”

朱元璋的眼神中充满了诚恳。

面对如此情景,任亨泰虽心潮澎湃但也只能应诺。

“臣遵命。”

不多时。

刘建安也已将所需材料带来,并照吩咐给任亨泰安置了一方写字桌。

在场之人,个个面色凝重。

上方是坐着的朱元璋,下方则是屈膝待书的任亨泰。

“咱说出口的话语,你记录下来。”

朱元璋脸庞掠过一丝笑容。

“微臣听命。”

任亨泰回答道。

朱元璋颔首微笑起来。

“咱奉天命,承大位于世间,扫除祸乱,止戈息战,使百姓安生。吾谨守天命,抚驭万民,至今已洪武28载。忧患长存咱心,勤劳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心只为惠及苍生。然出身卑微,难以企及先贤。”

“今深感年老力衰,惶恐国政荒芜,江山动荡。遂写下这篇诏书以为后人指南。国有储君朱标,德仁智勇兼具,若咱离去,宜即继位,天下归心。望朝廷内外文武大臣辅佐新君,造福百姓。”

“太孙允熥英姿飒爽,日后可为中宫根基稳固之人选。普天之下皆咱臣民,若咱离世请简省所有丧礼,官民出临哀悼3日即可恢复正常。婚嫁宴请不受限制。”

“兹告诸方,让世人明白咱愿,孝陵等地,保持现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