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狂象士部队整改(1 / 2)

猛虎营和飞龙营一下就兵强马壮了,他们也立即投入了训练当中去,猛虎营的驻地为建宁城城内军营,飞龙营则搬到了城外的营地,营地也经过了新的修葺,加建了箭塔和营房。毒蜂骑(现有九十个士兵,新加入了马忠的十个私兵)的驻地为西营,就是西边位于建宁和云南郡边界上修的那座大营,他们只占其中一个小的部分,毒蜂骑人数不多,主要是轻骑兵训练难度太大,没法短期扩充。毒蜂骑有最快的机动力,我可是砸锅卖铁给他们凑齐了一人双马,两匹印度大马(一匹骑乘,一匹驮运装备辎重),他们没有后勤人员,可以独立作战,他们在那里既可以随时支援商路,也可以随时驰援建宁郡任何地方的战斗。

狂象士部队则驻扎在孟家老宅,给他们扩建了新的营房,校场也扩大了。

我最后要解决的就是狂象士部队的问题,也就是我的亲卫部队的问题。猛虎营和飞龙营的扩大加剧了我的焦虑,狂象士部队必须加强,如果猛虎营或者飞龙营要是再次作乱,我拿什么制衡他们?!

想要扩充亲卫部队很难,能满足狂象士身体条件的在南中地区很难挑选出来,南中的人很少有人高马大结实健壮的,单是身高能满足条件的就非常稀少,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狂象士的选拔比轻骑兵的选拔还要难一些,毕竟轻骑兵可以通过持久的训练练出来,可身体条件是没法练出来的。

我也没想出好的解决办法,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回想了脑海里的许多历史故事,最终从其中找到了成功的例子。

想要征服世界的人很多,试着去征服世界的人也不少,但成功的人可以说只有两个,一个是亚历山大,他从西方一直打到东方,另一个是成吉思汗,他从东方开始一直到征服了西方的许多国家,

我从他俩身上找到的答案。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支最重要的部队,就是伙友骑兵,是最早的可以直接冲击敌阵的重装骑兵部队,类似于曹操的虎豹骑,但比虎豹骑早了大概五百年,他们也被称作伙伴骑兵或者马其顿禁卫骑兵,他们是大帝手里的长矛,马其顿方阵是盾牌,靠着长矛和盾牌大帝大杀四方。而伙友骑兵最早的组成是国王的好友,后来扩大为贵族和贵族子弟(包括被征服地区的贵族),再后来扩展到上层民众的子弟,人数从最初的两百人扩充到最后的三千人,也就是说伙友骑兵不仅仅是皇帝的亲卫,还是控制贵族和上层市民的工具,也是培养各级军官的组织,更是最强的战力。

成吉思汗也有类似的战队,那就是怯薛军,是成吉思汗亲自组建的部队,他手下的将领必须把自己的兄弟或者儿子放进怯薛军中,平时守卫大汗的安全,战斗时也要冲锋杀敌,他们地位崇高,一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也就是怯薛歹)地位都比普通的百夫长、千夫长还要高,怯薛军的统帅是元初“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既“四怯薛”。怯薛军最多时有一万人,是蒙古最精锐的士卒。同样的怯薛军也兼具亲卫、人质、军官培养的性质。

虽然亚历山大的帝国和蒙古帝国都没坚持太久就分崩离析了,但是在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没有发生过将领叛乱,更没有对他俩的袭击发生!

这不就是我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