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历史的意义(1 / 2)

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嗜酒之人,也没有庞统那样的酒量,所以在喝了一大碗之后,他接下来基本就是小口小口的浅尝辄止,绝对不允许自己喝醉。

见此,姜浩不得不打消了把对方灌醉的念头,就这般在对方清醒的状态下跟其聊了起来。

“哎,真是没想到啊,这才几年的时间而已,凤雏先生竟然就陨落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猛地将碗里的兑水二锅头一饮而尽,姜浩不由得长叹一声,满脸落寞地道。

虽然对于庞统来说已经过了几年时间,可对他来说,却只是过了几天而已,而几天时间就听闻了对方陨落的噩耗,确实让人挺感慨的。

“士元为了主公的大业不惜以身入局,此等决心和毅力,亮远远不及也。”

听到姜浩的感慨,诸葛亮也是哀声一叹,真心实意为自己的老朋友感到惋惜。

他有时候甚至在想,庞统的牺牲到底值不值得,以庞统的才智来说,明明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偏要在这个时候自我牺牲。

如果庞统活着,那么他们二人双剑合璧,何愁天下不定啊?

现在倒好,他们这边又剩下了他孤身一人,想要成就王图霸业,天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成事。

“孔明先生也无需妄自菲薄,您跟凤雏先生都是当世大才,凤雏先生选择自我牺牲,其高风亮节自不必说,但孔明先生同样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任何人都不可否认。”

姜浩这时深深的看了诸葛亮一眼,随后真心实意地赞叹道。

对于后世之人来说,诸葛亮一生的功绩,绝对是任何一个臣子都难以替代的,虽然他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其永不言败的精神,后世之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尊驾谬赞了,亮何德何能,竟得尊驾如此赞许?惭愧,惭愧啊!”

诸葛亮没想到姜浩对自己竟如此看重,他出世至今,虽然也打了几个漂亮仗,但要说有多伟大实在是谈不上。

他都有些不明白,姜浩究竟看重了自己哪里。

“孔明先生,在下有个问题,也许先生会觉得有些突兀,不过吾还是想要请教,却不知孔明先生对于当今的汉室江山如何看待?”

姜浩并不知道诸葛亮此刻心中所想,难得能够跟诸葛亮面对面坐在一起,他感觉自己有好多好多的问题想要询问,但一时之间又不知从何问起。

主要是如今的这个时间点,他也不确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到底到了哪一步了,要是不小心跟对方谈论起尚未发生的问题,那就不太好了。

“汉室江山?如今的汉室江山虽然大厦将倾,但只要吾辈自强不息,那么终究能够拨乱反正,还汉室江山一片清明。”

听到姜浩问起汉室江山的问题,诸葛亮只是略作迟疑,随后便是义正词严地回应道。

他此生的志愿就是要匡扶汉室江山,消灭那些宵小之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也是他为何选择了汉皇后裔刘备的原因之所在,因为他很清楚,不管其他人谁得了江山,大汉的江山社稷都算是彻底到头了。

只有刘备这个汉皇后裔,才能重现大汉的辉煌,而不是改朝换代。

“孔明先生能有如此志向,当真让人心悦诚服。”

姜浩一直都在盯着诸葛亮的眼睛,从对方的眼神变化来看,对方所说的一切显然都是出自真心,看来后世对诸葛亮的种种评价,应该还是比较中肯的。

“那咱们再聊聊别的,先生如何看待刘备手底下的关张二人?”

稳了稳心神,姜浩想了想,随后继续开口问道。

“关将军和张将军?他们都是吾主帐下不可多得的将才,不知尊驾为何会有此一问?”

听到姜浩问到关羽和张飞,诸葛亮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皱,但却马上恢复正常,这才对着姜浩反问道。

“在下并不否认他们二人的才能,就是不知,孔明先生觉得这二人可堪大用否?换言之,孔明先生觉得这二人,是否会在关键时刻拖后腿?”

姜浩也不再藏着掖着,而是干脆直话直说道。

一直以来,他都在想这个问题,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关羽丢了荆州,然后导致刘备急于报仇,那么蜀汉的未来,是否就会不一样。

“关将军和张将军都有万夫莫敌之勇,更是有勇有谋,我家主公想要成事,二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诸葛亮的面色变幻数次,沉默良久之后,这才幽幽的开口道。

他不太明白姜浩为何会单独询问他对关张二人的看法,不过有些问题,他自己心里知道就行,实在是不想与外人多说。

“孔明先生这是答非所问哪,罢了罢了,吾也并不是非要让先生为难,吾就是想给先生提个醒,关将军心高气傲,容易托大,张将军又嗜酒如命,容易误事,所以孔明先生最好能够多加提醒,不要等到发生难以挽回的情况之后再去后悔。”

听了诸葛亮的回答,姜浩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淡淡地提醒道。

他哪里看不出来,诸葛亮肯定是知晓关羽和张飞二人身上的问题的,只不过就是不想挑明而已。

对于他来说,他真的很想给这位丞相大人一些建议,以便让对方能够在三方争霸之时获得更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