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侧的官吏见到苦楝的模样,便知道对方感受到了人道意志,当即解释道。
“苦君,不必惊讶~”
“也不必抵抗,宽宏的大日,不会刻意压制你,你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
“此乃我二人契约之见证~”
“若是我未曾在规定时限内达成契约要求,我便会收到来自政务堂的惩处!”
“当然,这份契约也是双向的,你们也只是些流民,因此只要不惹是生非,契约就不会生效~”
“而且,如果你不识字,想看到契约的内容,你只要稍微一想,呼唤一下契约,你就会明白了!”
惊呆的苦楝,不知道作何反应,只是呆呆的跟着官吏对视吩咐,下意识做着。
只见,苦楝道眼前,一道凭空浮现的光幕从空中浮现而出,上面写满了文字。
只是稍微一扫,内容便刻入了脑中。
“苦君不认字也没关系,这光幕中契约的文字,是灌注到你的意识中的,如果苦君发现契约与您先前所见的内容有异,您完全可以将其废除,我们再重新拟订即可!”
“只是,若是您与我再次确认了光幕中契约的内容,那便代表着契约正式生效~”
“到时候,契约就不再可以违反了!”
苦楝也发现了官吏所说的意识灌注,在体验了一番光幕的神奇后,挨个检查了一番官吏所说的契约内容。
与刚才书册中对应的别无二致。
“既然如此,我们就确定吧!”
到了这一步,苦楝也别无选择。
虽然对于这预料之外的事情充满警惕,但苦楝也不得不签订,然后双方契约生效。
在生效的那一刻,一股无形的束缚感凭空在苦楝心中生出,仿佛只要违反契约,就会遭受某种不知名的打击。
那是一种自己绝无可能逃脱的打击。
见苦楝神色茫然,官吏解释道。
“苦君大可不必担心,这契约乃是由我归义军的无上意志所凝聚的大日裁定,而且你我二人乃是双向,在契约内公平公正~”
“就算是那些主宰一郡的主官,犯下了这契约中的限制,也照样会被制裁~”
“而且这对于我等民乃是一件好事~”
听到官吏的解释,苦楝也逐渐意识到了了这契约的好处。
有这种东西在,归义军麾下那种底层小吏任意妄为、或者大族肆意欺压的事情,绝对会大大的减少。
这就是底层平民天然的护身符。
体验过那道契约的威力,苦楝也明白了在悬镜司之外,导致那些同僚失联道缘由了。
有这么厉害的契约,他们这些意图不轨的人一旦进入归义军的地盘,那就是羊入虎口。
不想安分都不行了!
登记完成,契约也已经达成,与苦楝的交谈也还算是顺利,官吏补充了几句。
“后生啊!我看你也算年轻~”
“身体也硬朗,等你安置完田地,若是有意过上更好的生活,你可以考察一下镇子上的学堂,或者郡中的归义军大营~”
“这可都是好地方,只要你学有所成,考个刑狱、农学或者其他的部门,不敢说一定升官发财,但衣食无忧肯定了!”
“若是你再能立下功劳,晋升军阶,或者有些悟性能被崇文阁的那些大学士看中,那你就前途无量了!”
听到归义军的晋升途径那么多,苦楝不禁有些惊讶,同时又有些心动难耐。
“那加入学堂,我这个年纪~”
“而且进入归义军,我能行吗?”
见苦楝似乎有所意动,官吏赶紧劝道。
“我们这里不在乎那些年纪,而且学堂一般都是管你一顿饱饭的,即使你事务繁忙、不能伺候庄稼,也可以去做工~”
“完全足够你吃喝了!”
“至于归义军大营,那里就是一块大熔炉,只要你有决心进去,出来了你就是一块好钢~”
依据政务堂下发的内政的考核通知。
不仅将安置流民的事项纳入其中,同时官吏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加入学堂或者军队的,亦或者参与其他建设性的工作,都会给官吏加分。
“对了!明日分配完之后,你们可以去镇子学堂旁边的药铺,去检查一下身体~”
“那里都是上面下放下来的医者~”
“虽然年轻,但都是有本事的人,到时候检查一下身体,若是有不适,也能早一点看好,那些人看病都是不花钱的~”
叮嘱完苦楝,官吏便转身离去了!
油灯中的菜籽油燃尽,屋内又重新恢复到了黑暗之中,只是苦楝的眼神愈发明亮。
次日,从镇子中心回来的众人,一个个穿着崭新的冬衣,手中还大包小包的提着一些东西,每一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
“大哥,你看我这衣服多好啊!”
昨日那位与苦楝交谈的后生,不断摸索着身上的衣服,一脸显摆的模样。
虽然他们身为老卒,而且还是专门直属于赫连伤的暗探,但他们在暗探中的定位与军队一样都是处于组织的最低端。
除了平日分发的赏钱,或者一点职位的擢升,衣物什么的,都是自己掏钱处理。
因此,他们自然不曾经历过这种好事。
“今日,刘叔还送了一些粟和麦~”
“除了那一大袋子口粮,还专门借给了我们一袋种,说是借取,只要在下半年庄稼熟的时候,等量偿还就行~”
“我活了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动作官府,真的就像是传说里救苦救难的天神呢?”
那人絮絮叨叨的话语,不断的在苦楝耳边萦绕,就连其他的那些人,一个个也都是乐的找不到北一样。
“这衣服真舒服嘞!”
苦楝也领到了昨日契约中的东西,摸索着身上麻布制成的冬衣,苦楝心中五味杂陈。
苦楝又看了看身后的那些兄弟。
在苦楝视线转过来的那一刻,其他那些人也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一个个避开了苦楝的视线,低下了头去。
苦楝虽然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但是遭受过拷问的内心,似乎也无法在这个时候对部下们的做法提出什么异议。
隆庆二十三年,渔阳郡,伏波台。
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大船缓缓靠近。
有人举起了令旗,对着海面上归来的渔船打起了号令,这些都是渔阳的民间力量。
自从渔阳郡大力发展海军以来,民间的商贾力量又极为活跃,船厂自然吸引了这些商贾的注意。
这些民间道捕捞、运货船只应运而生。
尤其是随着南涧郡、褚方郡,落入归义军手中,新的商道航线开辟,吸引了大批的民间商贾或者渔民投身于此。
这也为渔阳郡的繁荣带来了助推。
大船缓缓的停靠在码头,有水手大叫里起来,有码头工人单手抬着木板,搭成了一个简陋的过道。
民夫推着独轮车,迎接着大船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