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让我赚的话,我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赚到这么多银子。”贺燃高兴地说道。
所以买山的契机,就是在这里吗?
贺燃觉得自己终于能把整件事情,完整地串联起来。
铺垫了这么久,讲完了前面那些事情以后,霍舒耘才把买山这件事情全盘托出。
对于这件事情,贺燃当然没有意见,他觉得霍舒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呗。
反正他大嫂在赚钱这方面,还从来没有失过手。
不是贺燃对霍舒耘盲目自信,而是贺燃现在天天帮霍舒耘送货。他清楚的知道卖水果究竟有多赚钱。
尤其是上次卖草莓的时候,八珍酒楼的掌柜直接二两银子一斤,都不带还价的。
霍舒耘种植那些草莓苗,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转手就换了将近四十两银子。
这简直就跟白得的银子一样,任谁谁不心动?
如果能够扩大规模,加大草莓产量的话,那他们家完全不用担心能不能回本。
这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如果不是贺闫和霍舒耘之前,给私塾交了一年的束脩,贺燃每天必须得去念书的话。
贺燃都准备不去学堂了,直
接在家里面跟着霍舒耘干活儿。
霍舒耘他们家就三个,人少,纷争也少。
所以买山种果树、开果园这个决定,在他们家里,轻而易举的就通过了。
不至于像那些大家庭十几口人一样,还要争个面红耳赤。
霍舒耘负责出主意,贺闫负责出钱,贺燃负责在一旁拍手点头,大家分工合作,无比的和谐。
霍舒耘这次在村子里面又出名了。
继上次被人谣传疑似偷人,和霍舒耘在河边舌战群儒之后。
这是霍舒耘第二次,大范围全方位的在村子里面扬名。
之前那一次,议论霍舒耘的人大多都是村中的妇人。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连村里面的汉子都加入了讨论之中。
因为买山这件事,实在是太能够挑起他们兴趣了。
而且经过曼月在村里面的广泛传播之后,大家都知道坚决要买山的这个人,不是贺闫,而是霍舒耘了。
曼月暗戳戳的引导着风向,把所有的吐槽点,都堆在霍舒耘身上。
“胡闹”这两个字,简直就成了霍舒耘身上的标签儿。
除了这个标签以外,大家再提起霍舒耘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她是疯了不成?
”
大家都觉得霍舒耘这么做不太合适,因为这太挑战他们的认知与经验了。
村子里面的这些人,祖祖辈辈过的都是无差别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都靠那几亩薄田养活自己。
对于他们来说,跨越阶级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供养出一个读书人。
除此之外,他们并没有尝试过别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
霍舒耘这种特立独行,独树一帜的做事风格,让大家对她充满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