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到了乡下后,三姐进了村里的学校当老师。
三姐常从学校带回《人民文学》《朝霞》《红旗》《鸭绿江》《辽宁日报》《沈阳日报》《东北民兵》等杂志、报纸,我借光把这些报纸杂志看了个够。渐渐地喜欢上了文学。
小学五年级时,校园里举行运动会,号召学生投稿到校广播站。我跟同桌的盛红同学借钢笔,说想写首诗歌投稿。
他扑哧笑出声:“就你?还想写诗?就你那点水平,语文考试每次都在60分左右晃荡的人,还能写出诗歌来?”
我一下子面红耳赤。盛红接着说:“你要写出诗来,校广播站能播出来,这支钢笔就归你啦。算是我对你的奖励!”
我苦思冥想,一晚上写了几首顺口溜,像是“锣鼓喧天校园响,同学都把第抢”,“东风吹战鼓擂,齐争第一向前飞。”写完我就送到了校广播站。
可是,左等不播右等不播。运动会结束了,也没从广播中听到我的诗歌。我把钢笔还给盛红,盛红说:“你收下吧,就当你的诗歌播出了。”
我把钢笔使劲放到他的手里:“谢谢你的好意,我不稀罕。”
盛红也是下放户的子女。不久,盛红抽调回城。
盛红走了,可是,盛红的讥讽刺激我的话语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想,不争馒头争口气。
从那以后,我除了阅读三姐从学校带回的文学报刊,还认真仔细地上好语文老师的课。高中期间,还参加镇文化分馆、县文化馆的文学培训班,多读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