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和杨士奇不答,杨溥羞愧地低下头。
【小皇帝即位,就立刻转移粮食大权的归属。
正统五年,杨荣去世,朱祁镇逐渐掌权。
正统六年,于谦一封奏疏,使得文臣集团拿到了开仓放粮的权利。
正统六年,福建粮仓划归文官掌控。】
【是不是很有意思,时机也非常巧妙?
只能说这么大的事情,这可是全国粮食归属权地转移,竟然没有经过任何讨论直接就转移了。
不得不佩服明朝官员的办事效率。
明朝的官可不是满清的官,那些为了封驳皇帝旨意,可以几百人一起挨板子,此事竟无一人反怼。
‘离谱’两个字意思太小,装不下这群人操作的奇葩。】
正在外巡抚的于谦呆呆看着天幕,之前说自己拯救大明很让同僚羡慕一把,但此时为何他们的眼光如此怪异。
未来夺门之变自己应当是可以阻止,但为何无动于衷?是不是为今天之事而...............
【此事先说到这,回到粮食问题。
正统年间,南京诸卫粮仓岁收粮食160余万石。
正统元年,定通州粮仓之名。
正统九年,太原上奏,当地一个仓库,存粮九万石!
正统十年,朱祁镇裁撤临清、德州、河西务三仓,各三分之一,通州仓设立。
朱祁镇亲政后,为何要集中运河沿线粮仓?为什么要在京师之外建立规模最大的通州粮仓?
《英宗实录》记载:时各仓闲,而京师、通(州)仓皆不足,故也!
也就是说朱祁镇时期,明朝是不缺粮食的,京师附近,只新建的通州粮仓就储量九百万石。】
‘嚯~’其他朝代的皇帝们集体羡慕,尤其是靠前的王朝,他们是真的穷啊。
【有人统计过,英宗‘被俘’时明朝官仓储量达到一千九百万石。
土木堡之变前,蒙古是双汉并立,也就是常说的瓦剌和鞑靼。
当然还存在已投降永乐皇帝的朵颜三卫,不过只能称为残部。
正统三年,英宗朝第一次北伐,鞑靼阿台汗部几乎被全歼,明军打下亦集乃湖泊这个适合定居的草原要地,石亨提议在当地恢复屯卫治理。
但,又来了,三杨坚决反怼,此事作罢。
你们说搞笑不,不得不说明朝文官多奇葩,打下来的地盘而且是好地盘不是什么可有可无之地,直接不要。】
汉武帝年间,刘彻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家文官:“众位爱卿,这、这、这明朝的官都是怎么想的?”
窦婴摇头拱手:“陛下,如果驻军,文官如何制霸朝堂?”
刘彻嗤笑:“呵!制霸这个词好,要是朕在,看谁........”嗯,看谁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