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百姓,只要有事儿,都能过来?”
“对,咱们这案台也有一个筛选的作用,比如有些丢鸡丢狗的,或者邻里吵架的,都是给他们一个条子让他们去找里正解决,只有其他稍微大一点的事情,比如新添了人口,想要盘个商铺,又或者是想要报名参军,才会让他们去六房。”
马文晟听了之后,摇了摇头:“那如何能知道百姓的问题是否被解决了?”
“哦…这倒不用担心,这边开出的条子,都会留有存根,每月月中与月末,也会有专人前去查验处理情况,里正解决完成之后,那条子上会有当事人双方的签字画押,并且为了杜绝弄虚作假,还会抽查寻访当事人,若是查出弄虚作假,里正会入大牢的,视情节严重与否,会判处三月到两年不等的监禁,还会罚没银两并且家中亲属的福利待遇都会削减甚至直接取消,制度形成的这两年,还没有人敢弄虚作假。”
马文晟眉头依旧没有松开,他知道这样的方式很好,至少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人员。
一个县的核心官员通常不超过10人,主要包括:
?知县?(七品):县的最高长官,负责全县事务。
?县丞?(八品)和?主簿?(九品):副职官员,协助知县处理政务。
?典史?(未入流):负责治安、刑狱等事务。
?巡检?(九品):负责交通要道的治安。
?教谕?(九品):负责县学教育。
还有一些未入流的辅助官员,如驿丞、税课大使、县仓大使等,负责具体事务。
哪怕所有的官吏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十人罢了,在加上衙役,最多不过百人。
这也是为什么基础衙门要对百姓设立那么多门槛的原因了,人太少了,忙不过来的。
可是现在定边县这般做,要用多少人?这些人的俸禄又要几何?
“衙门一共多少官吏?”
马文晟也是直接问了出来,宋醒回道:“一共二百二十六人。”
马文晟一愣:“二百多人?处理全县两万人的事务?忙得过来?”
“刚开始是忙不过来的,经常要到半夜,可是上面有要求,最多的人员配置就是百一而配,事务都上手之后,反而轻松许多,其实学生以前也像座师一样迷茫,但是久了之后,也就发现百姓所要处理的事情,也就是那么几件,并不复杂。”
马文晟深吸一口气,环绕四周,四周是一个个类似于当铺窗口之类的东西,分成一个个小格子,外面百姓能坐着,里面的人也是坐着,评论一个百姓办事所需要的时间,不到一刻钟,也就是说一个时辰就能办八件事儿,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这么快?能办好吗?”
“自然可以,这也是为何要开办夜校的原因之一了,以前的百姓过来,字也不会写,说话还颠三倒四的,一两个时辰不见得能说清楚,现在大部分都是很快的。”
“官吏俸禄几何?”
“月俸从五两到二十两不等,按照级别与负责的事务不同,俸禄也是不一样的。”
马文晟倒抽一口凉气:“这样算下来的话,每月光是俸禄就要两千两银子,一年就是两万五千两…大明去年税收也不过九百万两而已,若是天下都这样做,也就只能负担的起两省之地而已,你们这…钱从哪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