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遇见诗人(1 / 2)

在那长安城的古街旧巷,一个身影缓缓踱步。此人正是杜甫,身形清瘦,一袭长衫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他面容带着岁月的沧桑,眉眼间凝聚着深深的忧思。

彼时的大唐,已不复往昔的昌盛繁华。杜甫行走在破败的城垣边,看着荒芜的景象,心中满是沉痛。街边残垣断壁,百姓流离失所,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老人们唉声叹气。这一切都刺痛着杜甫的心。

他时而停下脚步,抬头望向远方,眼神中满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风卷起沙尘,吹乱了他的发丝,可他浑然不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曾经大唐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他怀揣着济世的抱负,却在这动荡的世道中深感无力。每一处的民生疾苦都像一把利刃,割扯着他的内心。回到那简陋的居所,昏黄的烛光下,杜甫铺开纸张,拿起毛笔,蘸墨书写。他要用文字记录下这人间的苦难,倾诉对苍生的悲悯,留下那一首首饱含深情与忧思的诗作,让后人能知晓那个时代的悲惨与无奈,他的笔,成为了那个动荡岁月里最有力的呐喊。小林在一片雾气弥漫的山林中迷失了方向,正焦急之时,前方缓缓走来一位身着古朴长袍、气质不凡的长者。走近一看,只见长者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深邃的光芒。

小林试探着开口询问路径,长者微微颔首,声音醇厚地为他指引。交谈间,小林发现长者对诗词见解独到,随口吟出的诗句更是意境深远。小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忍不住多聊了几句。

谈及诗词创作时,长者感慨道:“诗乃心声,需如实描绘世间万象,抒发心中真情。”小林越听越惊,眼前之人的观点与他所熟知的杜甫竟不谋而合。他不禁大胆猜测,小心翼翼问道:“敢问先生可是杜子美?”长者微微一愣,随后爽朗大笑:“正是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