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又连看了几份卷子,内容大同小异。
要么是在拍那些圣贤的马屁,要么就是充当自己老子一般,之乎者也的教训一番。
萧元启和萧元聪还好说,二人虽不喜,但也没多说什么。
而萧元寿就不同了,他看着手中的这些卷子,只想全部撕掉。
“这些都写的什么玩意?这种人也配当官?”
此话一出,于廷益顿时满头黑线,他想要解释,但终究还是低下了头。
一旁的萧帝自是明白写出这种文章的不易,所以在听到萧元寿的评价之后,他沉声道:“什么玩意?给你十年你也写不出此等文章来?”
“好好看!等会朕还要考你们呢!”
闻言,萧元寿也只能低头继续看。
就在这时,萧帝也看到了丙寅四十三号的卷子,初一看,他便被其华丽的文体所吸引。
细细阅读,其文字平仄相对朗朗上口,内容也和那些模棱两可的文章大相径庭。
文章不仅指出了教人读书要和教人做事相结合。
甚至还明里暗里的将那些圣人讽刺了一通,不得不说这文章确实很大胆。
但细细读起来,也确实很上头。
因为被其吸引,所以就连自己几个儿子凑过来一起看,他都没发现。
当将这篇文章读了数遍之后,他这才察觉到旁边的三人。
“嗯?你们怎么在这?我不是让你们看其他卷子吗?”
萧元寿嘿嘿一笑道:“其他卷子都看完了,我看您看这份卷子入迷,便一起凑过来看了!”
作为皇帝,萧帝又怎么可能承认自己会看一份卷子入迷?
“咳咳!”他轻咳了两声然后道:“只是篇普通的文章罢了,不值一提,拿去传阅吧!”
将卷子递出之后,萧帝便想接着往下看,然而此时他才发现,这份便是最后一份了。
于廷益最为留意的便是这份考卷,所以故意将他放到了最
见萧帝看了许久,于廷益心中也有了几分定数。
一旁的萧元寿等人早已看过这卷子了,所以在接过卷子之后并未多看便说道:“父皇,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尤其是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我看来当真如醍醐灌顶!”
萧帝闻言冷笑:“哼,你小子,就看到那句了,是不是屁股又痒了?”
萧元寿赶忙护住屁股后退两句道:“父皇,没有!我是实话实说罢了!”
萧帝横了他一眼不再多说,而是扭头向萧元启和萧元聪问道:“你们两个觉得怎么样?”
萧元启沉声道:“我也觉得最后一份写的极佳,不仅文字优美,而且……而且写的道理也让人觉得很好!”
“还有就是……呃,这份卷子读起来很舒服!”
萧元启沉迷木匠活,从小便极少读书,所以认字不多,刚才那几份卷子为了彰显文采用了很多生僻字,他大半语句都没看懂。
刘凌虽文体用的八股文,但语句大多都是寻常用字,除少数段落之外很少用生僻字,所以萧元启看懂了七七八八!
而文章的内容也甚合他心意。
尤其是里面一句:教书育人,不在文章,大字不识若能仁孝礼义信亦为大丈夫!
所以萧元启也觉得此文不错。
最后,萧帝的目光落到了萧元聪身上,他问道:“聪儿,你觉得呢?”
萧元聪看了看萧帝,又看了看旁边两位兄长,然后眨巴眨巴眼睛道:“这文章是刘凌写的吧!”
“啊!”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就连,曾被送到京城让于廷益看过。
这家伙的文章虽然写的不错,但文笔在于廷益眼中还是稚嫩了些,说白点就是半白话文,一点高深的笔法都没有。
而这篇文章却恰恰相反,遣词造句皆显大家之风,绝非刘凌那种半桶水的文笔能比拟的。
写文章这种事虽然也有天才,但就算是天才也需要从小日积月累,才能写出惊世文章出来。
像刘凌这种半路出家,而且不是忙着灭倭,就是忙着做生意的家伙,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苦读诗书。
说他一年的时间能将文笔进步到这般境地,于廷益是打死也不信的。
不止于廷益不信,萧元寿也不信,因为他也见过刘凌的文章,就文笔而言比他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他摸了摸自己弟弟的额头道:“没发烧啊!怎么开始说梦话了?刘凌这家伙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出来?”
平日里一向没什么主见的萧元聪,这次难得坚持道:“这文章不像刘凌写的,但这上面很多话我都听他说过。”
这下连萧帝也愣住了,想到自己曾透题给这家伙,萧帝便想通了其中症结。
这混账,肯定是找人代写,然后背诵下来了。
刘凌啊刘凌,我让你好好琢磨文章,没让你找别人代写啊!
若是此事事发,让别人知道了,我的脸不让你丢尽了!
为了避免麻烦,萧帝轻咳两声打断了兄弟二人的交谈,然后对于廷益问道:“于大人,你觉得这些文章之中哪一篇较好?”
“丙寅四十三号!”于廷益毫不犹豫的说出了答案,然后他补充道:“这文章虽看上去有些离经叛道,但其中道理却都是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