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大楼顶层的会议厅内,灯火通明。
苏正阳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在座的各位部长。这些人都是华国最顶尖的行政人才,每一个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卓越的建树。
\"诸位,\"苏正阳开门见山,\"沙俄已经归还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土地。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接管,并开展全面的开发建设。\"
\"根据初步统计,\"他继续说道,\"这片土地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的黑土地,以及完整的铁路网络。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将直接关系到华国的未来发展。\"
财政部长叶不凡率先开口:\"从财政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准备了充足的资金储备。仅黄金储备就达到了五千万两,足以支撑第一阶段的开发建设。\"
\"商业方面,\"薛晓若接过话题,\"我们在原有华商网络的基础上,已经制定了完整的商业布局。可以立即启动新的贸易体系,确保物资供应。\"
申鹤翻开面前的文件:\"农业开发是当务之急。这些黑土地是最好的粮仓。我们已经准备了大量的农业专家和先进设备,准备立即开展春耕。\"
\"资源开发更要抓紧,\"徐圣安指着地图说道,\"已经归还的土地上有大量煤炭、石油和铁矿。我们的勘探队已经进驻,正在进行详细的资源评估。\"
苏正阳点点头:\"具体说说你们的实施计划。\"
\"第一步,\"叶不凡说,\"投入两千万两黄金,用于完善和修缮现有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网络,要确保与华国本土的全面对接。\"
薛晓若接着说:\"我们会立即启动新的供应链建设。已经有大批商人准备进驻,保证生活物资和工业原料的供应。\"
\"农业方面分三期,\"申鹤展开规划图,\"春耕马上就要开始,第一期以粮食作物为主。同时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
\"资源开发已经开始,\"徐圣安说,\"第一批矿区已经确定,开采设备正在运往现场。我们会采用最先进的开采技术,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苏正阳听完众人的发言,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看来接管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不过要记住,这片土地上还有不少原住民,我们的开发建设要照顾到他们的利益。\"
申鹤站起身,指着墙上的大幅地图:\"根据我们的土壤分析,远东地区的黑土地主要适合种植耐寒作物。由于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每年的种植季节只有4-5个月。\"
他翻开详细的农业规划:\"我们的农业开发要因地制宜。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平原地区,重点发展小麦、燕麦和马铃薯等耐寒作物。这些作物虽然生长周期短,但产量可以很高。\"
\"此外,\"他继续说道,\"在南部相对温和的地区,可以种植大豆、亚麻等经济作物。但要注意,这里的农业生产必须高度集中在夏季进行,我们需要改进农具,提高效率。\"
\"至于畜牧业,\"申鹤谨慎地说,\"由于极寒天气的限制,大规模发展畜牧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在适宜地区发展一些耐寒的鹿类养殖,比如驯鹿等。\"
\"最关键的是,\"他强调道,\"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系统。漫长的冬季意味着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储备来维持人民生活。这就需要在农业生产季节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但是,\"叶不凡突然插话,\"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太少。那么大片肥沃的土地,却只有稀疏的人口,这是极大的浪费。我建议从华国南方人口密集地区,有计划地迁移一部分农民过去。\"
他拿出一份人口统计表:\"初步计划第一批迁移五十万人,主要从交州、青州等农业大省选择。我们会给迁移户提供补贴和土地,帮助他们在新地方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