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北龙城的大街小巷就热闹起来。
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开始在各处张贴阅兵式通告。鲜红的告示上,印着烫金的大字:
";华国远征军凯旋阅兵式,定于本月十五日上午九时,在北龙城中央大道举行......";
街头巷尾,很快就聚集了大量围观的民众。
";快看快看,阅兵式要开始了!";
";十五号?那不就是后天?";
";听说要出动五万大军!";
";可不是,远征军的精锐部队都要来!";
茶馆里,食客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
";这可是咱们华国第一次举行这么大规模的阅兵!";
";那是,以前哪有这个底气?现在不一样了,打赢了扶桑,咱们也是世界强国了!";
";听说连坦克装甲车都要上街,得多壮观啊!";
";可不是,我家那口子已经在找观礼的好位置了。";
街边的小贩们也在热议:
";到时候肯定人山人海,咱得多准备些吃的喝的。";
";是啊是啊,外地来的人肯定不少。";
";听说连南边的人都要坐火车来看呢!";
学校门口,家长们在接送孩子时也在谈论:
";学校说要组织学生去观礼,多难得的机会啊!";
";可不是,让孩子们看看咱们华国的军威!";
";我闺女已经吵着要去了,说要看大坦克。";
工厂里,工人们也在兴奋地讨论:
";咱们厂生产的武器,说不定也会在阅兵式上亮相!";
";那可不,听说咱们的火炮要摆一整条街!";
";到时候可得好好看看,这可都是咱们的心血啊!";
政府机关门前,
公务员们正在张贴更详细的通告:
";届时总统苏正阳将检阅部队......";
";沿途设立十个观礼台......";
";各界群众代表将受邀出席......";
整个北龙城,
都沉浸在即将到来的盛典中。
这不仅是一场阅兵,
更是华国向世界展示实力的时刻。
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
茶馆酒肆的热烈讨论,
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相:
华国,真的强大了。
振兴日报社总编室内。
杨柒月伏案疾书,笔尖在纸上飞舞。
";华国崛起,盛世阅兵!";
她写下这个醒目的标题,然后继续挥毫:
";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典,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当远征军的铁蹄踏过中央大道,
当战旗猎猎飘扬在晨光中,
每一个华国人都将为之骄傲,
每一颗赤子之心都将为之震撼......";
她停顿片刻,轻轻咬了咬笔杆,继续写道:
";还记得那些屈辱的岁月,
还记得那些不屈的抗争。
而今天,
我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
向世界宣告:
华国,已经强大!";
写到动情处,她的眼眶微微发红。
";主编,";副主编敲门进来,";版面设计图拿来了。";
";嗯,";杨柒月抬起头,";把阅兵式的消息放在头版头条,配图用总统府提供的远征军照片。";
她站起身,走到版面设计图前:
";这里,放上阅兵式的具体安排。";
";这里,配上远征军将领的介绍。";
";这里,写上观礼注意事项。";
";明白。";副主编快速记录。
";记住,";杨柒月转身,眼中闪着光芒,";这不仅是一份报道,这是华国崛起的见证。要让全国人都知道,我们的远征军要回来了,我们的华国强大了!";
";是!";副主编也热血沸腾。
";让排版组加班,务必今晚印刷完成。明天一早,我要看到这份报纸出现在全国各地!";
看着手中的文稿,
杨柒月的心中充满自豪。
她不仅是一位报社主编,
更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
而这场阅兵式,
将是她笔下最激动人心的篇章。
消息一经发布,全国沸腾。
沪城火车站,人头攒动。
";快快快,北上的车票要买完了!";
";我早就订好了,明天一早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