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研究者的心态(1 / 2)

再见2010 放白鹿 1395 字 2024-03-07

做实验,是希望按照实验计划按部就班的走好一些,还是整个实验过程出意外的状况好一些呢?

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

顾言记得杨老先生有一篇采访,就说到了这个问题。

杨老先生说,有些时候,研究得出的结果,往往和预期的结果相差甚远,甚至是毫无关系。

你的研究,不一定就是按照你设计好的过程去走。

而这些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意外,往往代表着一个未知的结果。

有些课题,预期很好,但就是做不出来。

有些课题,预期不好,但最后往往会出意想不到的结果。

能按照预想的过程去走,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出了意外,也并非就是坏事。

实验的方案,详细而周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一个预测。

如果出了问题,就回过头去,审视自己的计划,看看是什么地方没有预想到,以至于结果和预期并不符合。

科学研究,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

所谓推陈出新,也并不意味着新出现的东西,会和原来的东西存在多么大的差距。

科学研究的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突然就出现的。

科学家的几座大山,牛顿是集大成者,他将公元前到他所存在的那个年代的物理知识,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归纳。他的许多结论,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了相应的,被人所了解的现象。

真正要说超前的,是爱因斯坦。

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爱因斯坦造就的。

在爱因斯坦提出自己的理论多年以后,人们才对他的理论进行验证。而如今这个过程还在继续。

除了爱因斯坦,还有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理论。

而在化学这个领域,受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理论影响颇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