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拜港出发往南,在进入内陆之后就是“愤怒沙漠”。
这个名称来源于常年不绝的狂风,远远的听着,那呜咽着响的风声就像是一群愤怒的女人在大声咒骂。只不过,这其实是夸张的说法。索科特拉岛所在海域,每年也就只有那么几个月有风,大部分时候都非常的炎热,在海边则是闷热。“愤怒沙漠”在历史上还是用来流放囚徒的死地,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就有很多死囚被驱逐致辞,任由其在沙漠里灭亡。到了殖民地时期,经常有殖民者的船只到来,把犯了事的船员,或者是那些不愿意屈服的奴隶扔在这里。
沙漠里的自然环境确实非常恶劣,只不过还没有到能够阻挡侵略者的程度。
关键就是,索科特拉岛本身只是一座岛屿,东西只有一百多千米,而南北的最大宽度还不到五十千米。“愤怒沙漠”横垣在岛屿腹地,东边是中央山脉,而西边是海拔相对较低的丘陵。也就是东边的中央山脉挡住来自阿拉伯海的潮湿空气,西边的丘陵地带拦截了来自非洲大陆的水雾,才使得夹在中间的盆地变得异常的干旱,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之后,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
不考虑极端干旱的自然环境,“愤怒沙漠”更加像是连接岛屿南北的通道。
这条通道的南端就是“咆哮角”,北面是古拜湾的海滩。总体上,“愤怒沙漠”呈现南窄北宽的喇叭状。受自然环境影响,沙漠的南边更加荒凉,也是全岛降水最少的地区,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即便是野生动物都非常的罕见。沙漠北面的地形相对复杂一些,有欺负的沙丘与峡谷。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索科特拉岛的土著居民都居住在古拜湾一带,岛屿南边就没有村镇。少有的几处绿洲,也只是季节性的,在雨季的时候才会有牧民过来,而且都只是短时逗留。
因为淡水资源匮乏,沙漠里的生态系统非常的脆弱,所以支撑不起太多的人口,连放牧都没办法维持。
其实,这也是索科特拉岛始终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
之前的几个月,戈武三次率领队伍深入岛屿的腹地,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来掌握这座岛屿的具体情况。他最大感受,也就是荒凉。别说人,在沙漠里面,连动物都很少见,根本看不到生的迹象。
当然,戈武带队深入岛屿腹地不是要去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不是为了保护岛上所特有的生态环境,而是在为未来发展做规划。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决定,要在这里搞建设,就肯定不能走寻常路。如果采用传统的发展方式,只是缺乏淡水资源这一点,就能够扑灭所有人的雄心壮志。要说有什么优势,或者说是值得高兴的地方,那就是广阔,而且岛屿腹地基本上都是无主之地,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不用为征地发愁。只要更花钱,把“特区”扩大几倍都没问
题。
此外,荒芜的沙漠本身就是一道天然屏障,能用来抵抗外来入侵。
正是如此,在做防御部署的时候,戈武把重点放在北边的古拜湾,没有在南边浪费太多资源。只不过,在建设初期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因此就算戈武重视南边的防御部署,也有个轻重缓急之分。
简单的说,南北宽度超过四十公里的“愤怒沙漠”就是一道天然防线,能够让大部分入侵者望而却步。
虽然在理论上,训练有素的军人只要一天,最多一天半就能徒步穿越“愤怒沙漠”,如果有车辆,还能缩短到半天,但是盯着烈日在沙漠里面行军,哪怕后勤保障足够的充足,也会严重影响战斗力。更何况,戈武他们没有睡大觉,会动用无人机等平台,跟踪监视进入沙漠的外来人员。如果敌人妄图穿过沙漠攻打古拜港,只要摧毁敌人的保障平台,把敌人困在沙漠里就行了。
不过,这个办法就只能用来对付小股敌人。
现在面对的就不是小股敌人。
“黑眼罩”肯定做了充分的准备,既然能调动美军的预置舰,就肯定会送来很多的作战平台。换个角度看,如果“黑眼罩”军团没有带来地面作战平台,没有从南到北横跨整座岛屿的把握,就不会把登陆地点选在岛屿的南边。如果以步兵为主,还缺乏交通工具,就应该直接在古拜湾上岸。哪怕登陆作战的难度会大一些,也能在上岸后直接攻打古拜港,不需要穿越沙漠。
只要有合适的交通工具,穿越“愤怒沙漠”就不是难事。
其实,最合适的也就是全地形车。
为此,戈武还专门找赵诗棋,让她通过军情局的关系搞到了一批“山猫”全地形车,再通过桑贾尼的关系,以巴基斯坦陆军秘密安全部队的名义把这批车辆买了下来,经过两次转手之后才送到了索科特拉岛。虽然“山猫”在设计的时候保留了八个座位,最多的时候能运载八名全副武装的战士,但是在实际使用当中,肯定不会都用来装人,会留出空间来运载装备与物资。戈武他们搞到的这些全地形车,就是按照混装的标准设计,只保留了四个固定作为与两个折叠座椅。如果只运载四名战士,能够在车厢里放置五百公斤的物资,或者安装一挺重机枪,外加四百千克的弹药物资。就通常情况来说,会带上两具单兵反坦克导弹与六具一次性火箭筒,或者是步兵班级的两个基数的弹药与一周的给养物资,也可以携带其他特种作战设备,比如说必不可少的无人机。如果以防御作战为主,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还可以带上八十二毫米迫击炮,或者自动榴弹发射器。还有一种非常极端的情况,装上一门能用来对付步兵战车的三十毫米机关炮。只不过,这门机关炮的主要价值其实是在进攻中,用来摧毁敌人的掩体。
当然,“山猫”全地形车
的最大价值,就是能让戈武他们在沙漠里面来去自如。
虽然沙漠里没有路,但是不等于说无法让车辆通行。戈武他们之前深入岛屿的腹地,除了考察与了解自然环境,也是为掌握地形地貌,并且测绘高精度军用地图,为防御部署做好准备。也就是在此期间,陈伊万利用戈武他们测绘的地图找到几条穿越“愤怒沙漠”的行车路线,并且写进了在安保部门内部使用的导航地图。也正是如此,只要跟着导航走,就能够穿越“愤怒沙漠”。
不过,需要不少的时间。
虽然从古拜港到“咆哮角”的直线距离只有五十多公里,但是行车里程远得多,差不多是直线距离的三倍。更重要的是,就算全地形车能够在荒漠里面穿行,在正常情况下的行驶速度都快不了,在平地上最多能够跑到每小时四十公里,而遇到山坡,不管是上坡下坡,都必须减慢速度。不是说,上坡的时候减速,到了下坡就能跑快点。毕竟全地形车也就只是能够在野外行驶,而不是可以完全忽视地形。就本质而言,全地形车其实是强化了越野性能的轮式车辆。遇到极端的地形,比如悬崖与峡谷,别说是轮式车辆,即便是履带战车都没办法通行。
按照正常情况,从古拜港到“咆哮角”至少都需要五个小时,如果途中遇到了意外,肯定要多花几个小时。
当然,“黑眼罩”的登陆部队要想横跨“愤怒沙漠”,肯定需要更多的时间。
戈武没有耽搁,现在得争分夺秒。
在他来到停车场的时候,李约翰已经把队伍组织了起来,机动部队的两百多名官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
虽然是雇佣军,但是戈武依然采用了正规军的编制体系,而且给予了各级指挥官相应的军衔。事实上,在“共同使命”军团里面,军衔主要对应的福利待遇,而指挥部队作战主要看的职衔,或者说职权。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机动部队就是“共同使命”军团的精锐,官兵都是服役超过十年的老兵,而且大部分拥有实战经验。这些官兵主要就来自巴基斯坦,其中不少是桑贾尼找来的老乡,还有很多在沙特干过,甚至参加过在也门的军事行动。这些官兵不但有经验,还非常适应这边的气候与环境。事实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面,戈武就通过一起作息训练,向这些官兵学习经验。在很大的程度上,能不能快速适应战场上的恶劣环境,直接决定了一支部队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