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第三方国家来说,这场战争造成的最大影响,也就是油价高涨,以及由此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对还在经济危机中苦苦挣扎的国家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各国受到的影响与冲击并不是完全相同。
早在几年之前,也就是在乌克兰战争期间,中国就有针对性的拓展了能源进口渠道,让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来源变得更加的多样化,以提高安全保证,确保在任何一条进口渠道出现问题之后,能够通过其他的进口渠道弥补,依然能通过正常方式进口,从国际市场买到石油与天然气。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积极的交流合作,中国跟除了美国之外的主要能源出口国,均建立起了长效合作机制,进口渠道都有足够的保障。比如说,俄罗斯在过去几年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与天然气来源国,而且主要是通过管道输送,只有部分液化天然气需要海运。因为管道是建在中俄境内,所以不会受到第三方影响。又比如,以联合经营的方式在沙特修建了一条从达曼到吉达的石油运输管道,确保在波斯湾局势紧张的时候,能够通过这条管道把石油输送到红海的港口。再比如,投资修建连接阿巴斯港与瓜达尔港的铁路与石油管道,并且在增强了瓜达尔港的吞吐能力,让伊朗的石油经管道输送到巴基斯坦的港口,再装上油轮运回国内。
可见,中国跟最主要的能源生产国建立起了多样化的贸易与物流体系,能源安全得到了充分保证。
不过,这只是其一。
针对美欧在乌克兰战争期间对俄罗斯实施的封锁与禁运,中国也做了准备,主要是加强对主要海运航线的保护力度。除了继续向亚丁湾派护航舰队之外,还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加强了在其他热点海域的存在,比如不定时的派遣战舰去几内亚湾,为向中国运送矿产的货轮提供护航保护。
在过去几年里,任何时候都有十多艘中国海军的战舰在热点海域巡航,为中国,以及友好国家的货轮提供护航掩护。
正是如此,在伊朗战争爆发之后几个小时,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舰队的一艘导弹驱逐舰就北上进入阿曼湾,开始为进出波斯湾的油轮护航。一周后,第二支护航舰队到达,开始为进出波斯湾的油轮提供双向护航掩护。为了提高护航掩护的效率,后来还做了调整,让货轮与油轮先在航线两端的安全海域集合,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再由护航战舰率领进入或者离开波斯湾。
因为得到强有力的护航掩护,所以海湾地区的石油贸易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加上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沙特把部分出口给中国的石油输送到红海的吉达,中国进口石油的渠道一直保持畅通。
至于油价暴涨,主要是受到伊朗出口石油减少影响。
可问题是,中国跟主要贸易对象,尤其是
排名前三的俄罗斯、沙特与伊朗,都是按照年度协议价进行交易,而且全部采用人民币结算。比如说,俄罗斯出口给中国的石油,就仅相当于其平均出口价格的三折,沙特与伊朗的稍微贵一点,只不过是跟海运有关,石油的离岸价格相差不大。
简单的说,油价暴涨更多的是传递给了那些通过市场渠道购买石油的国家,尤其是高度依赖海湾产油国的欧洲国家。在拒绝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与天然气之后,欧洲国家在能源贸易领域的议价能力就降到谷底,基本上只能按照市场价格购买。也正是如此,欧洲国家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要做的,也就是保证贸易航线畅通无阻。
为此,也才需要派遣战舰为船只护航。
只是,需要提防的不是遭到伊朗军队袭击,而是来自美以联军的“误伤”。
在这个过程中,军情局的主要任务就是跟伊朗情报机构保持沟通,尽最大努力避免发生意外,不给美以联军“误伤”的机会。简单说,就是在中国战舰掩护的船队进出波斯湾的时候跟伊朗军方通气。只不过,担任护航任务的战舰也要确保,美以联军不会利用船队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
其实,威胁主要就来自美以联军。
在最初的半个月内,美以联军多次将满载石油,驶出波斯湾的中国油轮当成伊朗海军的舰船,甚至出动隐身战斗机发起攻击。虽然每一次都被护航战舰及时发现,并且在遭到雷达照射之后,美军的F—35B与F—35C会转向规避,随后就会跟护航战舰沟通,但是不等于说每次都能够及时发现逼近的隐身战斗机,更别说偶尔会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有几次,美军的隐身战斗机在遭到S波段雷达照射之后关闭了公共通信频道,没理会护航战舰呼叫,继续向油轮逼近。直到距离缩短到几十千米,护航战舰被迫启用C波段火控雷达持续照射,美军的隐身战斗机才转向离开。很明显,要是没有中国海军的护航战舰,美军隐身战斗机肯定会搞几次“误伤”出来。
正是如此,在经过几次差点就擦枪走火的对峙之后,中国海军调整了护航战术,把油轮集中起来组成船队,然后由战舰率领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一直到达位于美以联军划定的交战海域外的集散区域。事实上,在船队解散之后,中国海军都会让部署在吉布提或者瓜达尔的巡逻机对船只提供伴随掩护,一直到船只离开阿拉伯海,或者是到达目的港口,不给美以联军制造事端的机会。
只是,这也保不得万无一失。
开战以来,至少发生了三次“误击”事件,而且都是由美以联军发动,至少有一次是美军的F—35C隐身战斗机在防区外投射远程反舰导弹,打击突前的护航战舰,而且在事后都宣称是误会。到底是不是误会,显然不是美以联军一句话
就能说清楚的。只不过,这三次“误击”都被护航战舰成功化解,击落了美军战斗机发射的反舰导弹。最为惊险的一次,遭到攻击的驱逐舰动用了1130近防速射炮,才击落了从前半球逼近的反舰导弹。如果舰长没有提前让战舰进入战斗状态,让近防速射炮自动朝快速逼近目标开火,那艘052DL至少都会遭受重创。
其实,来自“北面”的威胁同样存在,而且更严重。
简单的说,任何进入波斯湾的船只都有可能被伊朗军队当成威胁,也就存在遭到攻击的风险。跟美以联军蓄意制造“误伤”不同,伊朗军方是缺乏辨别能力,确实有可能把油轮当成美军的战舰。虽然没有发生过“误击”事件,但是在过去几个月里,伊朗军队数十次锁定进入波斯湾的船只,有几次甚至差点发射反舰导弹。在这些关键时刻,军情局进行沟通协调的价值体现了出来。在经过几个月的磨合之后,军情局与伊朗情报机构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的情报交换机制,伊朗军方也习惯了在开火之前进行沟通。也正是如此,来自伊朗军队的威胁已经大为减少。
可见,依靠强大的海军,中国与海湾地区的能源贸易得到了充分保证。
关键还有,发展到现在,为船队提供护航掩护已经成为标准行动模式。俄罗斯首先做出响应,派“戈尔什科夫”号护卫舰与“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驱逐舰加入护航舰队,一同为进出波斯湾的船队护航。接下来,印度与巴基斯坦海军也派遣战舰为船队护航,印度海军是单独行动,巴基斯坦海军派遣“图赫里勒”级,也就是054AP护卫舰加入护航舰队,共同为船队护航。发展到现在,以法德为首的欧洲国家也加入进来,法国还准备在下个月派“戴高乐”号去阿拉伯海。
当然,护航行动本身具有极强的广告效力。
持续数月的高强度护航行动,充分证明了中国战舰的可靠性,尤其是执行高强度军事任务的能力。